第(2/3)頁 但是…… 從屋舍的樣式,到家居的陳設,到學校的陳列,學生的課本以及教學的內(nèi)容。 都和十幾年前,二十年前的漢家地方鄉(xiāng)亭、鄉(xiāng)校和與鄉(xiāng)官署差不多。 民居都是日字型的兩進,鄉(xiāng)校都是建在村亭之中最中心的地方,學生們念得也都是《急就篇》《論語》等啟蒙讀物。 鄉(xiāng)中的農(nóng)夫,衣襟都是右祍。 偶爾會看到有人被吊在道路旁的樹蔭下,一問就知道,不是盜竊就是衣襟左衽‘公然對抗大魏天子詔書’的‘冥頑不靈之人’。 ‘魏逆’的貴族,甚至帶使團人參觀了一個被他們焚毀的大型夷狄神廟廢墟,指著那些被吊在廢墟周圍,已經(jīng)風干的尸體與骸骨說:“此皆頑抗大魏王化,公然與大魏教化做對之逆賊!” 又說什么‘今大魏天子在位,明教化,立制度,移風易俗,行圣王之制,大魏上下,齊心協(xié)力,禁絕邪字外道,破山伐廟……書同文,車同軌,一度量,行封建……’ 聽得使團上下目瞪口呆。 再看那些束發(fā)戴冠,寬袍長袖,一副中國士大夫做派的大魏貴族們。 使團上下的違和感頓時無比強烈。 很多人總感覺,他們遇到的不是潛在的敵人。 而是一個處心積慮的模仿著老師的一舉一動,覺得自己棒棒噠,于是將作業(yè)送到老師面前炫耀,邀討夸贊的學生。 想著這些事情,夏義的眉頭就緊鎖起來。 “丞相此番命我出使,一為探這遠西虛實,得魏逆作為,以備將來;二為恫嚇震怖,令魏逆不敢有背……”他心中想著:“但如今,這兩樁使命,怕是都難以完成了!” 沒辦法,誰能料到,那李陵居然在這個離長安數(shù)萬里之遙的遠西異域,玩起了只要被國內(nèi)的士大夫一知道就要打雞血的‘中國君子王化之制’。 夏義敢打包票,只要李陵在這里的所作所為,傳回長安,叫那些太學生和武苑生知道。 隴西成紀李氏,馬上就要洗刷所有罪名,重新成為一個鼎盛的將門之家。 原因很簡單——李陵在這里的所作所為,每一件,都踩在了士大夫們的G點上。 這遠西之地,又與中國相距遙遠,隔著山海。 于是,就連心里面有想法的軍功貴族們,也會改變主意。 與其勞師動眾,遠征數(shù)萬里,不如與這‘諸夏之邦’好好交流,若是其能去帝號而稱臣,那就再妙不過了。 想到這里,夏義就用著有些同情的眼神,看了一眼那位前往長安求援的‘安息貴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