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皇帝瑟瑟發(fā)抖的蜷縮在他的宮殿中,身前,從前一直云淡風輕,總是一副智珠在握模樣的王太后,已是徹底失去了舊日的穩(wěn)重,變得坐立不安,臉上的神色陰晴不定。 反倒是,小皇帝曾經很少見的生母史皇妃,一臉從容的坐在小皇帝身旁,輕輕用手拍著自己的兒子,就像小皇帝小時候一樣。 見著史皇妃的神色,王太后的臉色更加不善了。 因為她想起了往日宮里面流傳的各種傳說與謠言。 有人說,史皇妃與丞相有一腿,不然為何這位太孫當年最寵愛的妃子,隔個三五日便要去南陵,而且常常一待就是十天甚至一個月。 也有人說過,小皇帝其實不是太孫的種,乃是丞相張子重與史皇妃私通所生。 所以,丞相才要繞過先帝在世的三個兒子,讓小皇帝登基,其實是想當大漢的呂不韋! 所以,史家的三個兒子,才會和那位丞相走的那么近。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過去,王太后對此是樂觀其成的。 她甚至在其中推波助瀾過,為的就是要讓小皇帝更親近她。 然而如今,王太后內心卻是憤怒的、酸臭的。 “劉進,吾哪一點對不起你了?”她心中的妒意如火山一般暴躁。 自早晨到現在,只是想起上官桀的話,這位大漢太后便心如刀割。 這世界最大的悲劇,莫過于年輕守寡。 比守寡更痛苦的莫過于丈夫其實還活著,卻從來不看自己。 反倒是悄悄的和側室在一起,從頭到尾都瞞著自己。 于是,王太后竟連自己兄弟的下場也不肯管,家族的厄運也不想問,甚至連自己的生死安危都置之度外。 大漢太后,現在只想親自問一問那個沒良心的丈夫——吾,究竟怎么就對不起你了?為什么你這十來年,連一眼、一個音訊也不肯捎來。 “母親大人……”小皇帝弱弱的抬著頭,看著自己的生母,問道:“丞相是不是要廢掉兒臣了?” 小皇帝是聰明的。 聰明到他知道,在現在的情況下,他唯一能保住自己和自己的皇位的人,只有他的生父,那位雖然生下他,卻十余年來一直隱居在南陵的父親,那大漢的太孫殿下。 也只有他,這位和那位丞相有知遇之恩的大漢太孫,才有可能挽救并拯救他這個天子的命運。 不然的話,罪己詔之后,他恐怕活不了幾天,就會死于‘疾病’。 史皇妃摸著自己兒子的頭,輕聲道:“陛下放心……丞相終究是念舊情的……” “即使事有不豫,吾兒富貴與性命也是能保全的……” 小皇帝聽著,先是一喜,旋即又沉默起來。 他已經懂事了,也嘗過了權力的滋味了。 自然知道,所謂富貴、性命,若無權柄為依靠,終究是無根之水。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了贊禮官的聲音:“丞相、太尉、大將軍、英國公、定策扶危功臣、秩比十萬石臣張毅……” “太子太傅、大司馬、衛(wèi)將軍、定策扶危功臣,秩比十萬石臣上官桀……拜見天子!” 于是,小皇帝也好,王太后也罷,立刻都站起身來,緊張無比。 他們知道,等待命運裁決的時刻來了。 只有史皇妃,依舊從容的坐在床榻上,她悠悠嘆了口氣,抱住自己的兒子,扶著他肩膀坐下來,道:“陛下,您終究是君……” “自古豈有君迎臣的道理?” 小皇帝掙扎了一下,終于安靜了起來。 但,他臉上依然忐忑不已,心臟更是緊張的直跳。 終于,兩位穿著絳服,戴著象征執(zhí)政大臣身份九琉,踩著由棉布織成的鞋履的男人,走進殿中。 當先一人更是腰纏紫金綬帶,提著一柄樸素長劍,身長八尺,看上去年輕無比,劍眉星目,但威勢卻如海如獄。 只是看到他,小皇帝就忍不住手腳冰冷,身體顫栗。 “丞相……”他和見到了貓的老鼠一樣,瑟瑟發(fā)抖,背脊上仿佛被人用數不清的針刺在抵著一般。 “丞相!”王太后比小皇帝還要不堪。 特別是當她見到了來人提著的那柄劍后,幾乎魂飛魄散。 因為她知道,那就是霍驃騎的驃騎劍。 當年,衛(wèi)皇后賜給這位的禮物。 而這位丞相曾提著這把寶劍,從漠南砍到漠北,從令居砍到西海,從居延砍到蔥嶺,又從長安砍到臨淄。 真真是砍出了一片天,砍出了一個朗朗乾坤! 于是,從蔥嶺到狼居胥山,從太行山到王屋山,自長江到黃河,從交趾到朝鮮,從東海到北海。 無數萬里的山河,盡皆臣服,萬國萬民,誠惶誠恐,五體投地的畏懼著那個名字——張蚩尤! 現在,他提著這把劍,這把沾染了數十數百萬人的鮮血的寶劍入宮,想要做什么?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王太后于是竟連劉進也顧不得怨怪了。 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連話都有些說不清楚了。 ……………………………… “太后!” “陛下……” 張越直勾勾的看著自己面前的兩個人。 心里面要說不恨,那是騙人的。 但,這恨意不足以讓他產生殺意。 因為他心中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以及對這兩人智商的深深鄙夷。 “太后與陛下,為何與逆賊勾結,陰謀顛覆國家,危害社稷?”他直接就質問起來:“難道是臣和天下人,對太后和陛下有什么苛責之處?” “以至于,太后與陛下,連天下、社稷也不顧,自身安危也不管了,欲殺臣而后快?” 在張越眼中,這兩位的表現,真的是讓他大失所望。 整場鬧劇中,這兩人的表現,只能用愚蠢二字形容。 不僅僅是這搞笑一樣的串聯(lián)——見過搞陰謀在宮闈里不避諱旁人,直接議論的嗎? 這王太后和小皇帝就是這么做的。 搞得張越不得不幫他們遮掩一下,免得他們還沒動手,就天下皆知,太后和天子要發(fā)衣帶詔,號召忠臣勤王了。 更因這兩人,從來沒思考過如何善后的事情。 在他們看來,似乎只是殺了他張子重,就可以獨攬大權,恢復江山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