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更知道,這位侍中官獻《春秋二十八義》于太學的事情。 自然對張越充滿了好感! 張越對他,更是有著無窮好感! 因為,若張越?jīng)]有猜錯的話,這個王宣大約就是歷史上,李廣利帶著大軍深入郅居水時,想過發(fā)動兵變,捕拿他的那位無名長史了。 這樣的人,確實是值得尊敬的。 李廣利卻是繼續(xù)來到下一人面前介紹著:“此乃將軍李哆!” “李將軍素有奇謀,曾與臣共伐大宛,多次獻策,出奇計破大宛城塞無數(shù)!” 張越一聽也是肅然起敬,將軍李哆! 這可是一個智囊型的名家,他的成名戰(zhàn)不止是一個大宛戰(zhàn)爭。 在天山戰(zhàn)役中,據(jù)說就是他獻策,使得李廣利找到了匈奴左賢王的破綻,擊破之,陣斬一萬多! 李哆身材就比較粗矮了,身高可能與張越相差無幾,看上去低眉順目的,屬于那種一聲不吭的老實人。 若李廣利不說,張越根本想不到他就是哪個被匈奴和車師人稱為‘狐狼’的漢將了。 狐是形容他的狡詐、多謀,而狼則是對他兇殘的概括。 據(jù)說,只要被他找到破綻,他就會立刻抓住,并狠狠的撕咬上去。 大宛戰(zhàn)爭中,還只是校尉的他,就曾經(jīng)連出計策,不斷調動大宛郁成王的主力,最終為漢軍主力創(chuàng)造全殲那個大宛貴族部隊的機會。 “臣李哆見過殿下……”李哆微微恭身,很矜持的向劉進和張越一一致意。 ……………… 李廣利一路介紹下來,將隨行的十余位將官都介紹了一遍。 比較遺憾,張越想要認識的趙新弟、賴丹等人似乎沒有隨行而來。 但,張越卻也認識了好幾位在當世聲名顯赫的猛將。 譬如,第一個先登大宛王都貴山城的漢將李循,率軍攻破了輪臺國,并率部開始屯田輪臺的輪臺都尉王申生,曾在大宛戰(zhàn)爭中順便帶部隊去康居國打了一回醬油,第一個率部跨越蔥嶺的諸夏將領時任校尉現(xiàn)任居延破虜塞都尉上官相如(雖然當時真正的領軍人物是起父將軍上官桀,但現(xiàn)在這位故少府卿已經(jīng)老邁,歸于田園)。 尤其是上官相如,張越一聽他的名字,再聽介紹,就眼里冒光,心里癢癢的很。 或許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有不少漢商和漢使,越過了蔥嶺,走向了中亞、南亞和西亞。 但是,真正帶著成建制的漢軍,突入蔥嶺的,卻只有上官桀父子了。 這個意義無比重大! 這是有史以來,諸夏軍隊到過最遠異域。 要幾十年后,才被陳湯打破這個記錄——陳湯征討郅支單于,打過了溈水(阿姆河)。 再然后就要等到盛唐時期,安西都護府的大唐軍隊了。 再之后,就沒有諸夏軍隊越過這個極限了。 毫不夸張的說,上官桀父子那次去康居打醬油算是中國軍史上排名前十的遠征了。 可惜無論是當事人還是當代人或者史官,在如今都沒有意識到這個事情。 老上官桀在朝的時候,甚至都不覺得這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只是帶著大約三千漢軍的步騎部隊,追著大宛郁成王的殘部,追進了康居境內,然后和康居王打了個照面,在兵鋒下康居人交出了郁成王和他的部下,然后老上官桀和上官相如就心滿意足的帶著俘虜離開了康居境內。 中間和康居軍隊小規(guī)模的‘切磋’了一下,大約‘深入交換了意見’‘表達了大漢帝國對于康居庇護戰(zhàn)犯郁成王的嚴重不滿’。 至于,漢軍追擊戰(zhàn)犯,為何追到了康居境內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自然不會有人提起。 但別人不懂,張越懂! 西域諸國,那些與漢室不接壤的國家里,對漢室敵意最大的,就是這個康居了。 歷史上,就是康居人庇護郅支單于,才導致了陳湯遠征。 哪怕就是在現(xiàn)在,康居人也是野心勃勃。 不過呢,康居的渣渣們,屬于西元前的大波波,典型的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他們每一次想要插手東方事務,都被嚇得屁滾尿流。 大宛戰(zhàn)爭如是,后來的漢匈戰(zhàn)爭也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