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廣利望著自己面前這位笑容滿面的長孫,一時間有些恍惚,甚至差點以為自己眼花了。 微微定了定神,李廣利只能是再拜道:“殿下關(guān)愛,臣代諸將拜謝!” “末將等拜謝殿下關(guān)愛!”身后的幾位將校,恭身敬拜著。 “下官張子重,敬問君候與諸公安……”張越適時的站出來,拱手行禮,同時眼睛不停的掃著這些將校,在心里面猜測著這些大將的名字。 在后世的史書上,除了一個李廣利外,其所部將校的名字,恐怕已經(jīng)沒有幾個人清楚了。 甚至,錯非有《史記》與《漢書》的存在,人們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在兩千年前,曾有一支諸夏軍隊,遠征中亞,飲馬錫爾河,并征服了這一區(qū)域。 至今為止,大宛的軍事、外交皆受漢室指導。 大宛國王的冊立之權(quán),屬于漢天子。 長安城的大鴻臚衙門里,更有一位大宛王子為質(zhì)。 若有需要,漢軍隨時可以帶著他,帶著大軍返回大宛,將這個王子扶持上位。 至于,那些曾經(jīng)在大宛戰(zhàn)爭之中奮勇當先或者智計百出的英雄豪杰之名,更是幾乎不見于史。 只有幾個名字,在史書的某一頁的某個角落里有著殘余。 他們在歷史上憑空出缺了。 這是因為李廣利當了叛徒,他背叛了漢室。 所以統(tǒng)治者想方設(shè)法的貶低和丑化了他的一切,抹掉了他的大部分功績。 但在此刻,李廣利麾下的那些猛將謀士們,卻是名震天下,如雷貫耳。 譬如,以布衣從軍,從一個伙夫做起,積功為漢前將軍的承父候續(xù)相如。 此人智勇雙全,曾帶著幾十個漢兵就滅亡了一個名曰扶樂曾虐殺漢商的西域王國,俘虜兩千五百人,雖然這是在他借了一千多烏孫兵之后做出來的成績,但也確實很強了! 又譬如,李廣利麾下還有一個大將,號稱海西候之犬,此人名為賴丹,是西域扜禰國王子,曾被龜茲人扣押,乃是李廣利西征大宛時率兵解救出來的。 從此,這位扜禰國王子就成為了李廣利的腦殘粉,加入其軍,從隊率做起,屢立戰(zhàn)功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長為了漢家校尉。 這可是野戰(zhàn)軍的校尉! 歷史上賴丹最終成為漢室解決龜茲問題的引子——宣帝大將常惠,以‘龜茲十三年前殺漢校尉賴丹’為名,發(fā)天子節(jié),調(diào)烏孫、樓蘭和車師兵,問罪于龜茲,龜茲王斬殺了國內(nèi)的反漢派,獻表稱臣。 又有邯鄲人趙新弟,勇猛無雙,據(jù)說曾在大宛戰(zhàn)爭中多次先登,最后更立下了斬殺大宛仇漢派首領(lǐng)郁成王的戰(zhàn)功! ……………… 其他有名有姓,戰(zhàn)功赫赫的戰(zhàn)將,更有十余人。 這些人,共同構(gòu)成了李廣利麾下的漢軍精銳主力。 “只是不知道,這些大將有幾人隨李廣利回京了?”張越心里想著,他特別有興趣與這些人談?wù)劇? 因為,他們最了解,同時也最清楚當前漢與匈奴在西域方面的勢力糾葛與對峙情況。 很多事情,問他們是最好的途徑。 當然,在這些人中,最重要的還是李廣利! 身在此世,張越早就清楚李廣利根本就不是那個歷史上已經(jīng)臉譜化的反派。 事實上,李廣利的風評很好。 特別是在軍隊里,他的評價很不錯。 所謂功必賞、過必罰,他可能沒有做到,但相對公平和公正,卻是做到了。 大宛戰(zhàn)爭中,李廣利上表朝堂,列了一個總?cè)藬?shù)多達一千五百余的功臣名單。 并竭力爭取,為了他們申請到了最好的賞賜。 光是兩千石就有一百多人,千石以上一千余。 坊間有傳言,當年跟隨李廣利出塞的士兵,哪怕是個伙夫也拿到了不少于四萬錢的賞賜! 這年頭,能給手下爭取福利和待遇的,才能再平庸也是好大佬! 更別提李廣利軍中的將校,大部分都是靠著軍功爬上來的。 幾乎沒有什么裙帶關(guān)系的存在。 也只有他這樣地位的外戚,才能杜絕裙帶關(guān)系和侵占軍人軍功的能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