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我要做門閥》
第(1/3)頁
延和元年夏六月辛未(二十二)。
在越野負重測試后的第三日,新豐公考的面試程序正式開始。
站在官衙正廳,張越低頭看著手里頭的所有參與面試的士子的檔案資料。
經過筆試、越野負重篩選后,能夠進入面試程序的人,依然有些多。
足足有差不多六百人!
而新豐縣實際需要補充的官吏,哪怕算上鄉亭的缺口,最多也不過一百人!
縱然算上軍訓可能的淘汰人數,面試最多也只能要一百五十人左右。
再多,以新豐的百姓可能就要承擔不起了。
畢竟,漢室制度,地方官特別是基層官吏的俸祿,實際上是攤入芻稿稅和算賦里的。
換言之,地方官吏的俸祿是老百姓在負擔。
雖然漢祿實際上低微的很。
張越算過一筆賬,新豐官吏(不包括沒有編制的臨時工)平均月俸大約六百錢,新增一百個官吏,等于每月需要多支出六萬錢。
平攤到新豐一萬一千戶百姓身上,他們每月需要增加至少五錢的負擔,一年下來就是六十錢!
別小看這六十錢。
當今天子當年下詔加征口賦,命令百姓從七歲開始就要繳納,一人一年二十錢,又加馬口錢三錢,合二十三錢。
看上去似乎很輕微,但卻立刻就加快了百姓的破產速度。
因為對于底層的農民來說,別說二十三錢,哪怕只是一錢的負擔增加,也可能迅速壓垮一個家庭,摧毀一個男人對于未來的全部計劃和期望。
因為,在事實上來說,百姓在土地上的收入,根本就不足以讓其養家糊口。
即使是一個擁有一百畝土地的自耕農階級,按照最理想的情況來算,也是如此。
對于后世的人來說,可能這有些難以理解。
但其實只要回想八九十年代的農村家庭,大抵就能知道緣故。
縱然在那個時代,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也不是土地,而是外出打零工和幫傭。
土地產出的糧食,除了交稅、交公糧,剩下的就是自用,作為口糧。
那時候,一個孩子一年學費最多兩百來塊,但卻依然有很多家庭在開學季到處借錢。
連后世的農村都是如此。
西元前的農民,沒有太多打零工的機會,幫傭的價錢也很低。
在事實上來說,一個農民家庭,一年的大部分收入所得,都是妻子帶著兒女,辛苦養蠶織絲,割草伐薪所得的金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城|
文安县|
乐平市|
泰来县|
遵化市|
旬邑县|
乌兰察布市|
东城区|
桑植县|
绩溪县|
岐山县|
芜湖县|
江口县|
渭南市|
兴隆县|
沾化县|
玉树县|
垦利县|
洞口县|
贡觉县|
阜新|
永嘉县|
宜春市|
开原市|
娄烦县|
武邑县|
尖扎县|
宁海县|
黑河市|
蒙阴县|
巢湖市|
济阳县|
内乡县|
上杭县|
化德县|
乌兰浩特市|
闽侯县|
海原县|
来安县|
南涧|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