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我要做門閥》
第(1/3)頁
將足足三千個金餅,存放進新豐縣縣衙的官倉之中。
望著終于有了點顏色的官倉,張越終于松了口氣。
官衙終于有錢了!
“陳縣丞,這官衙的黃金,就由你來親自看管和監督,一應支出,都必須由本官或者長孫殿下的簽字方能支應!”張越將陳萬年叫過來,叮囑他:“這里的賬目,本官和每個季度審查一次,若是發現少了一個銅子,本官就唯你是問!”
陳萬年聞言,馬上拍著胸膛,保證:“請侍中放心,下官一定看死了官衙的賬目,沒有侍中的命令,一個五銖錢也出不了這個門!”
對于錢財什么的,陳萬年其實沒有太大的興致。
這倒不是他不愛財,而是相比黃金,他更喜歡當官和升官。
尤其是升官!
所以,哪怕面前堆滿了金燦燦的小可愛。
但陳萬年卻可以視若無睹,在他心里,再多的黃金也不如自己的前途重要。
張越看著他,點了點頭,對于陳萬年,張越現在是很信任的。
畢竟,哪天正是他冒險偽裝自己,為自己最終擒殺所有刺客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冒著被大黃弩狙殺的風險,戴上貂蟬冠的。
出了官倉,剛好碰上劉進帶人過來。
“張侍中,公考馬上就要開始,孤想邀請侍中一起去考場看一看……”劉進很是興奮的做出了邀請。
公考模式,這可是現在新豐最大的亮點了。
其實在一開始,劉進多少還有些忐忑,害怕這個新奇的制度,引發朝野輿論攻擊,甚至被祖父猜忌。
但現在……
整個輿論界,對新豐的這個公考模式,都是一片贊頌。
特別是公羊學派的學者們,紛紛公開稱贊說:用人唯賢,三代之所以昌盛也,唯才是舉,成康之所以鼎盛也……長孫承陛下之大志,取才唯公,此社稷之福!
其他學派,也都是一片阿諛奉承。
沒辦法,他的皇祖父,當今天子在回鑾長安后,就在朝會上拿了新豐的公考舉了例子,洋洋得意的告訴群臣:長孫素承朕志,躬行朕教,今新豐公考,為國選吏,朕心甚慰!甚慰!
活脫脫就是在炫孫。
而天子開口表態定性后,文人士大夫們,難道還敢頂嘴?還敢說天子說錯了?
只能是從三百六十個角度,拼命找資料和例子,證明新豐公考確實是順天應人的好制度。
誰要敢說不是?
恐怕第二天就得去廷尉衙門喝喝茶,仔細檢討一下自己內心之中是否真的對大漢社稷忠誠?甚至嚴重一點,碰到廷尉看你不順眼,那恐怕你還得仔細檢討一下,自己內心之中是否對大漢天子恭順?
反正當初,大農顏異就是被張湯用一個腹誹的罪名給咔嚓掉的。
于是,輿論能議論和非議或者說建議的地方,就剩下公考制度的程序了。
很多人,都覺得,現在新豐的公考制度雖然‘美則美矣’,但還不夠‘好’。
為什么呢?
因為,考試的內容不夠高大上啊。
還有那個面試程序,更是多余!
我輩士大夫,靠的就是文學!
憑什么要去做事呢?做事那不是刀筆吏的工作嗎?
考士子們的做事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這是侮辱啊,更非‘善待儒臣之行’。
所以,應該改一改。
最好改成只看才學,而不計其他。
對于這些雜音,若在以前,劉進可能會覺得‘正該如此’,但現在……卻是嗤之以鼻,左耳進右耳出,純當他們在亂說。
相反,在劉進眼里,公考制度里應該加強對于動手能力和做事能力的考核內容。
他已經受夠了那些滿嘴花言巧語,說的天花亂墜,實際上卻一點事情都干不成的所謂‘名士’的忽悠了。
只是,身為長孫,他不好直接表露這個態度。
而且,他的性格素來溫文,不可能如他祖父那樣,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者聲音,就正面強懟回去。
他思來想去,發現,似乎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帶上張侍中,親自去考場市場,走一遍。
用身體力行來表達自己的態度。
這樣既不會得罪人,也能讓人知道他的態度。
張越對于劉進的這個邀請,自然欣然答應。
正好,他也想去看看,這次公考吸引的士子和年輕人的水平。
………………………………
半個時辰后,張越和劉進,就在一隊期門軍衛兵的保護下,來到了位于縣衙兩側的露天考場。
為了應對這次公考,過去數日,陳萬年和胡建,帶著新豐縣僅剩不多的官吏,將縣衙兩側的街道、空地和宅院清理了一遍,騰出了場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金阳县|
新乡县|
礼泉县|
桂阳县|
永清县|
阳西县|
兴国县|
荥经县|
南华县|
邵阳县|
即墨市|
阳城县|
宁远县|
晋宁县|
定襄县|
福清市|
乃东县|
长岭县|
武汉市|
仲巴县|
贞丰县|
汉中市|
孟连|
犍为县|
全州县|
榆林市|
甘洛县|
张掖市|
申扎县|
锦屏县|
始兴县|
玉山县|
繁昌县|
永丰县|
怀柔区|
井陉县|
左贡县|
章丘市|
罗山县|
莱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