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若,有人明明看到了某些事情,卻裝作看不見。 這是會被鞭笞一萬年的! 就像《公羊春秋》之中,在襄公復(fù)九世之仇,大之之后,緊接著就寫了一句話:公與齊人狩乎郜。 這一句話,就將魯莊公,釘死在了萬年恥辱柱上。 因為,在這次歷史事件發(fā)生之前四年,魯國國君,莊公之父恒公被齊襄公誘殺于齊。 在國仇家恨未報之前,魯莊公與殺父仇人,弒君仇寇,行狩禮。 正如董仲舒的解釋一般:臣不討賊非臣也。 此所謂孟子所說的‘無恥之恥’,更是對春秋一書之中的大義的徹底踐踏。 必遭春秋之誅,蒙篡逆之恥! 而這正是大復(fù)仇思想的核心! 如今,天下蓄奴之風(fēng),人盡皆知,作為公羊?qū)W派的學(xué)者,國家千挑萬選的太學(xué)生,精英中的精英。 若目睹了如此之事,還無動于衷。 必遭《春秋》之誅,蒙篡逆之恥,會被后人以為是亂臣賊子,至少也是‘無恥’之人。 死了都不會被歷史記載,甚至不敢進(jìn)祖宗墳?zāi)?,以免讓先人蒙羞? 在春秋大義面前,沒有人敢異議。 因為,蓄奴與限奴,本就是公羊?qū)W派的政治正確! 于是,整個太學(xué),瞬間沸騰。 五十名太學(xué)生,在貢禹等人的組織下,拿著《春秋》,排著整齊的隊伍,從太學(xué)出發(fā),一路高喊口號,浩浩蕩蕩。 董越站在太學(xué)的閣樓上,望著那些浩浩蕩蕩,群情激憤,向著長安走去的學(xué)生們。 耳中聽著他們慷慨激昂的宣言:“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今天下蓄奴蔚然成風(fēng),亂鄉(xiāng)黨之教,壞先王之法,斷先帝之德,使百姓父子相離,夫妻相散,吾輩士大夫,既食漢祿,豈敢營營茍且,熟視無睹?……” “年輕……真好……”董越沉聲嘆著,心潮澎湃,恨不能加入其中。 但他不能。 因為…… 他知道,他加入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甚至可能引發(fā)極大動蕩。 但學(xué)生們?nèi)ス脑耄バ麄鳌? 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