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五十四章 改制與和談-《太平客棧》


    第(1/3)頁

    李玄都已經有十余天沒有入睡,也沒有入定神游,因為現在的他很忙,除了要規劃道門之外,還要忙于新朝之事,而且他和秦素的婚事也正式提上了日程,由李家著手準備。

    當初兩人選擇了三處大婚地點,分別是遼東、齊州、蘆州,如今遼東和蘆州已經不合時宜,帝京城內局勢未定,前朝宗室、勛貴還未處理完畢,景修又因為清查國庫而掀起了一場大案,城內氣氛頗為肅殺,也不適合舉辦婚禮。最終李玄都決定在八景別院與秦素完婚,這個重擔便落在了李家人的頭上,張海石為此專門返回蓬萊島,將船隊的事情交由李太一暫且掌管。

    李玄都已經和秦清議定,大玄朝廷不能像大魏朝廷那樣閉關禁海,不僅要開放海禁,還要興建水師,初步定為三大水師,分別是:北海水師、東海水師、南海水師。其中北海水師以補天宗的船隊為主,東海水師以清微宗的船隊為主,南海水師以慈航宗的船隊為主,三宗也不是將船隊全部交出,仍舊保留了半數以上的船隊。

    大魏的早期軍制是指揮使鎮守地方,總兵官是為臨時職務,是大軍出征時的最高統帥。待到后來,衛所制度開始崩潰,總兵官成為地方駐守最高武官,取代了指揮使的職能。嚴格來說,雙方互相并不統屬,故而要由更高的總督來居中協調指揮。

    在總兵官泛濫且成為常設官職之后,若是大軍出征,最高將領掛大將軍印,被尊稱為大將軍,大將軍便如早期的總兵官一般,并不常設,是為臨時官職,戰事結束便要上繳大將軍印。大將軍權力極大,可以統轄戰區內全部軍政大權,節制戰區內的總督、巡撫,故而秦襄掛大將軍印出征時,總督之尊的秦道方也要以秦襄的意見為主。

    秦清決心除青鸞衛等幾個特殊衛所之外,廢除大部分衛所制度,新建的水師實行募兵制,因為三大水師并不局限于一州之地,而是橫跨數州,故而其主將也并非普通總兵官,仿照京營,設提督軍務總兵官,高出普通總兵一級。

    至于青鸞衛,從青鸞衛都督府降為青鸞衛。

    按照衛所制度,分為都、衛、所三級。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最高長官為“都指揮使”,正二品,隸屬于隸五軍都督府。都指揮使司下面設衛,    長官為“衛指揮使”,衛下面是所。皇帝親軍上二十二衛,稱“親軍指揮使司”,不隸五軍都督府。

    “衛”正常上面是“都”,但青鸞衛的全稱是“青鸞衛親軍指揮使司”,是直接隸屬于皇帝,所以沒有上面的“都”,自然也沒有“都指揮使”,只有“衛指揮使”,正三品。

    這是為數不多決定保留的衛所,由楊呂出任指揮使,雖然品級不高,但無疑權重,秦清又加封楊呂為少傅,從一品,也不算委屈楊呂這位天人造化境大宗師。

    如果不出意外,李太一會代表清微宗成為未來東海水師的提督軍務總兵官。同時秦清還打算裁撤齊州總督、幽燕總督,設齊州巡撫、晉州巡撫、直隸總督,由直隸總督兼管東海水師和齊州巡撫。直隸總督的人選便是現在的齊州總督秦道方。

    另外兩大水師,由遼東總督節制北海水師,由未來的江南總督節制南海水師,總督成為真正的封疆大吏。

    再有就是,秦清決定在廢除衛所制度的同時裁撤名存實亡的五軍都督府,收權于兵部,兵部又聽令于內閣,內閣集軍政大權于一體,直接聽命于皇帝,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手中。

    總而言之,內閣統領六部、都察院、地方督撫,內閣成員由六部尚書或其他重臣充任,內閣擁有票擬之權,廢黜宦官之后,皇帝直接掌握批紅之權,擁有最終決定之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扬中市| 益阳市| 湘潭市| 芷江| 昌邑市| 阿拉尔市| 巴彦淖尔市| 利辛县| 韶关市| 襄樊市| 通州区| 洪湖市| 交城县| 泸溪县| 林甸县| 巴南区| 忻州市| 延边| 奈曼旗| 津市市| 武威市| 苏尼特右旗| 唐河县| 定日县| 彭水| 建瓯市| 湖南省| 深圳市| 禹州市| 崇州市| 曲水县| 中宁县| 高州市| 京山县| 铁力市| 察哈| 乌什县| 岚皋县| 茶陵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