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下策-《太平客?!?/h1>
第(1/3)頁
藏書殿內四面墻壁都是藏書,唯有大殿正中位置擺放著一張書案和一把椅子,秦素就是坐在這里對照著字典翻譯了勒合蔑的傳書。
秦素放下傳書,只覺得澹臺云這個決定莫名其妙。
伊里汗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拖延,他不能登上汗王之位,卻也給藥木乎汗設置了一道門檻。既然是門檻,當然要越高越高,所以伊里汗就把遼東硬扯了進來,伊里汗不是要金帳人去攻打遼東,而是要旁人知難而退。
這就好比是一個小伙子追求姑娘,姑娘說:“想要我嫁給你,你要先把這座山給搬走。”姑娘并非是要小伙子去搬山,而是讓他知難而退。
如今伊里汗就是這個“姑娘”,澹臺云就是這個“小伙子”,所謂給老汗報仇的說法就是“搬山”,用意還是“知難而退”四個字,結果澹臺云真來搬山了。
這便是讓秦素最想不通的地方。
再打個比方,就好似是君王問計于謀士,謀士給出上、中、下三策,其中兩策在根本上是一回事,另外一策則完全不能接受。一般而言,君王無論怎么選,都已經被圈定了范圍。
就拿李玄都來說,如果李玄都問計于秦素,他想要為張家滿門報仇,應該怎么辦?秦素就會給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找一個地方刻苦修煉,待到成就二劫地仙再出山,天下之間,無人能敵,殺入皇宮也是輕而易舉。中策是合縱連橫,聯合各方勢力,整合道門,扶持遼東,徐徐圖之,最終實行逼宮。下策是孤身一人就殺入帝京城中,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是死是活看天命,也許能報仇。總而言之,上策太緩,下策太急,看似有三個選擇,實際上李玄都只有一個選擇,就是中策,也就是李玄都正在做的事情。
治國也是如此,防范因為土地兼并而出現的流民應該怎么辦?也有三策,上策是抑制權貴,推行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中策是開疆拓土,發動百姓開荒。下策是建立廂軍,不作訓練,只充勞役,以冗兵的代價消弭流民起事作亂的可能。上策治本,但觸及到士紳權貴的根本利益,便是皇帝之尊,也很難推行,甚至會危及自身。下策治標,但會使得朝廷財政壓力大增,終有難以為繼的那一天。中策可行,于是千百年來開荒不停,原本瘴氣橫生的嶺南已經繁華不遜于江南太多。
如今澹臺云面對的情況同樣有多個選擇,可澹臺云偏偏就選了那個完全不能接受的選擇。就好比是李玄都選擇孤身殺入帝京城中,舍命一搏。
在這種情況下,秦素甚至懷疑澹臺云是不是走火入魔了,她為什么會做出一個這樣不可理喻的選擇?
秦素實在是想不通,可惜李玄都正在療傷,否則兩人倒是可以討論一下。
這也怪不得秦素,許多事情最怕臨時起意和感情用事,根本無從預料。
橫崗城,啟運書院。
書院中有一座小池子,里面種了荷花,借此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讀書人風骨。不過時值秋日,又是寒冷的遼東,所以此時的池中只剩下些許枯黃殘荷。
澹臺云坐在水池的岸邊,左腿盤起,右腿弓起,左手撐著左膝,右手搭在右膝上。
古木罕和伊克頓站在澹臺云身后,等待這位圣君的訓示。
澹臺云沒有轉身,始終背對著兩人,緩緩說道:“李玄都真是舍得,什么好東西都留給了自己的小媳婦。不過也在情理之中,他根基太淺,需要一個可靠之人幫做副手,秦素是最好的人選?!?
伊克頓不說話。古木罕接話道:“這位秦大小姐手中有一件仙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