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太平客棧》


    第(1/3)頁

    雖然李玄都繞了一個大彎,但他的意思很明白。

    我可以不趕盡殺絕,議和罷戰也好,討價還價也罷,有一個前提是不能違背的,那就是道門的一統,如果同意這個前提,那就可以繼續談下去,如果不同意這個前提,那就沒有必要談了。

    其實李玄都自重出江湖以來,秉持的都是能不殺人就不殺人的想法。所以澹臺云說他不管怎么禮敬道祖,骨子里還是受到了儒門那一套的影響。澹臺云倒也沒說錯,這個影響已經被儒門的先賢們說透了。亞圣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猶己饑之也。”用白話來說,上古禹王治理水患,想到天下有溺水的人,就好像自己溺水。稷是谷神,想到天下有饑餓的人,就好像自己挨餓。故而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正因為如此,玉虛斗劍的時候,李玄都曾經說過,他反對的不是儒門,也不是儒門的先賢,更不是儒門的道理,而是當下的儒門之人。后人把經念歪,滿口仁義道德,卻知行不一,李玄都反對的是這些人。

    地師的理念是好的,方向也是對的,可李玄都還是不能全數認同,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對于地師來說,死一萬人是個數字,十萬人、百萬人、千萬人也是個數字。只要目的達成了,也就無所謂了。

    在地師眼里,百姓是什么?與棋盤上的棋子沒什么區別,百姓不是活生生的生命,而是任人擺弄的死物,下棋的時候,被人吃掉幾個棋子,當然會心痛,但心痛的不是棋子本身,不是因為這顆棋子是活生生的生命,受哺育成人,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父母,心痛是因為棋子的增減影響到了棋局的勝負,根本還是因為棋局的勝負。

    地師要管百姓的死活,但是其本質不是因為蒼生有靈,也不是己饑己溺、老吾老幼吾幼的道理,而是因為千秋功業離不開百姓,要以百姓為基石。

    之所以造就了地師如此的心態,是因為地師出生以后就是天潢貴胄,與底層的百姓幾乎是兩個世界之人,其中的差別說是仙凡之別也不為過。地師未必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本質,可他仍是將百姓蒼生視作棋子,這便是心不正。

    其實不僅地師如此,宋政、上官莞乃至于李道虛、謝雉等人也是如此,在他們眼里,只有一小撮人才是活生生的人,其他人都是螻蟻。

    他們不能站在百姓的立場去思考問題,或是不把百姓視作人,或是把自己視作超脫于凡人之上的仙,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就不可能解百姓的生計之難。

    他們視天下為棋局,百姓為棋子,于是就有了“大局”的說法。那些口口聲“大局為重”之人,若要問他們什么是大局?他們定然是不能付諸于口的,因為大局就是棋局的勝負。

    以前李玄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便可以快意恩仇,無所謂什么天下分合、生靈涂炭,我有何憂?后來他想明白了這個道理,他便快意不得了。

    李玄都認可地師的部分理念,世道要發展,不能故步自封。可又不能認可地師的部分理念,將活生生的人視作棋子,隨意舍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