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此乃文壇之殤!-《絕代書圣》
第(1/3)頁
“蘇案首!能夠入選《說文新解》,乃是你的大幸!你可知多少書道中人,為了出名,不惜花費千金,來上《新解》。你倒傲嬌起來,還得經(jīng)過你的同意?知足吧。”
蘇云聽出劉縣令羨慕的口吻,笑說道:“學生只是聽說,我大寧書道昌隆,不少書家都出版自己的字帖,而且版稅頗豐,聽縣尊大人這話,看來這《說文新解》像是什么暢銷讀物,想來銷量頗豐,所以……”
筆髯翁笑道:“若是真能登上《新解》,你就等著那些個書商踏破你家門檻吧。只不過呢,你的這幅作品,尚存爭議,所以老朽才想聽聽蘇小友你的見解,若是有見地,老朽也會幫你通融一二。”
“那不知道在下這幅作品,有什么爭議?”
“我朝書法,不,歷代書法,從無取橫勢之法。小友這幅作品,橫長豎短,風格迥異。《新解》的幾位學究查閱資料,都看不出小友筆法師承何人,即便是碑宗之人,都無小友此等筆法。”
蘇云笑問道:‘那么敢問筆髯翁,您敢說識得天下所有筆法嗎?’
“這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然不敢說。”
“那些個書道老學究,敢說盡識古今筆法?”
劉承笑瞇瞇地說道:“蘇云,不許放肆。筆髯翁才識淵博,問你什么你直言就是,莫要耍小聰明。”
“學生明白。”蘇云說道,“學生的意思很簡單,如今天啟大陸書道宗門林立,有帖門、有碑宗,還有諸多書法世家各有不傳之法,這么百花齊放的書壇,學生字取橫勢,又有何不可呢?”
筆髯翁點頭贊同道:“答得好,那么還有幾位學究覺得你的書法結(jié)字過于簡單,你又如何反駁?”
這點其實無可厚非,隸書草創(chuàng)之初,本來就是因為小篆書寫過于繁瑣,那些文吏為了提升公務(wù)行文的效率,逐漸地就形成了隸書風貌。用筆自然不如發(fā)展到后來的楷書、行草來得變化萬千。
“大道至簡,能把簡單做到極致,學生認為,便是不簡單。”
“妙!蘇案首果然了得!”劉承聽完蘇云對于書法的理解,之前還不以為然,現(xiàn)在看來,這蘇家小子真有點底蘊啊。
王自然又點了點頭,“在理。這些,想必都是令師傳授于你的吧?”
蘇云笑道:“筆髯翁過獎了。”
一旁的陸九言看著蘇云與筆髯翁、劉縣令談笑風生的樣子,實在有些不爽,便出言道:“縣尊大人,學生才疏學淺,對書道也一知半解,只是有一個困惑,想請教蘇案首,不知可否?”
“說便是。”劉承臉頰微醺,笑著說道。
“蘇案首雖然說得頭頭是道,可有一點,在下倒是從諸位先生口中聽出來了,那便是蘇案首的字與當今書壇格格不入,試問這樣倒行逆施,是否有違書壇風氣?”
蘇云看了眼,正是當日信心滿滿,勢必要考取案首的陸九言,便起身道:“既然陸兄這么問了,我便以孔圣人的一句箴言來解釋,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倘若寧國書壇上下都趨于一種風格,那么試問該喜還是該憂呢?”
陸九言眉頭一皺,這蘇云,居然指著鼻子暗罵他是小人?
“學生還有一問……”
劉承打斷道:“好了。九言,你不懂書法,就不要在筆髯翁面前獻丑了。”
“學生……”陸九言臉色羞成了豬肝紫。
就在這時,后邊一位士子手捧長卷,走上前來說道:“縣尊大人,這是方才各士子賦詩集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谷区|
丰宁|
河曲县|
普陀区|
河间市|
炉霍县|
汕尾市|
长丰县|
上杭县|
多伦县|
澜沧|
县级市|
全州县|
荔浦县|
长阳|
十堰市|
无为县|
安多县|
北安市|
随州市|
玛曲县|
翼城县|
宁波市|
辰溪县|
宁晋县|
阿鲁科尔沁旗|
泽普县|
巨野县|
腾冲县|
滦南县|
土默特右旗|
慈利县|
河池市|
宁乡县|
辉南县|
新和县|
蒙自县|
阿坝县|
鹿邑县|
兴义市|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