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茶道文化-《一號秘書:陸一偉傳奇》
第(1/3)頁
到了后院,譚老興致勃勃地擺弄起了那一套價格頗為昂貴的茶具。張志遠(yuǎn)上前要打下手,譚老急忙制止道:“你坐下,今天我給你演示一下什么是茶道。”
茶道,是以茶為媒的一種藝術(shù),也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jìn)友誼,美心修德,學(xué)習(xí)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xué)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nèi)省修行” 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茶道起源于中國,卻在日本發(fā)揚光大,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早在南宋時期,一位日本僧人將茶葉帶回日本并推廣種植,一開始并不被人們接受,直到豐田秀吉時代,才開始在日本上流社會中逐漸推廣,后形成了一種茶文化,亦為“茶道。”
茶道是儒、佛、道三大家思想的精華。佛教強調(diào)“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從茶中體味苦寂,參悟禪機;而道家講求的是“天人和一”,注入茶道的靈魂,并將養(yǎng)生和茶道有機融合,體現(xiàn)一種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xué)理念。
“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jìn)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nèi)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dá)到和敬的目的。也被稱之為日本“茶道四規(guī)”。和、敬是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準(zhǔn)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互相,以調(diào)節(jié)人際關(guān)系;清、寂是指環(huán)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huán)境和古樸的陳設(shè),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熏陶。
而中國的茶道講求“廉、美、和、敬”,意在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
不管是日本茶道,還是中國茶道,都是通過品茗來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達(dá)到精神上的享受。
茶道最關(guān)鍵的兩個步驟就是茶藝和品茶。茶藝環(huán)節(jié)大家可能聽說過茶道六君子,也就是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茶桶。具體操作步驟相對冗繁,不再用過多筆墨闡述。下面我們說一下品茶,先是舉杯嗅香,主要體驗其茶湯香氣使之通過鼻腔刺激味蕾,感受茶湯沁入心脾的那種美妙享受;接下來調(diào)整好呼吸,喝一小口,咀嚼茶湯,盡量讓茶湯在口腔中停留一會兒,然后緩慢吞咽,順著食道緩慢滑入胃中,最后閉嘴從鼻腔將氣呼出,回味茶湯的芳香。
聽完我一陣嘮叨,可能會有人說,真麻煩!一個玻璃杯,一把茶葉,一**開水就直接解決。某個東西一旦上升到一定境界,就成為特定階層束縛在條條框框中的一種享受,這種享受亦然是普通人不能所理解的。就好比說香道,一塊香料有什么好聞的,還不如香皂好聞,弄那么多條條框框,甭說聞了,操作起來都嫌麻煩。
人一旦到了某個境界,想回歸自然的時候,就想用一種高雅的東西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古代的貴族不愁吃不愁喝,自然想著變著花樣地玩,游山玩水,賦詩飲對,把酒當(dāng)歌,好不快哉。清代的貴族更是亦然。操著一口地道的京腔,提溜著鳥籠走街串巷,然后到茶館一小坐,侃天侃地講著他爺爺?shù)臓敔敼廨x歷史,時不時講講宮中秘聞,在別人的唏噓聲結(jié)束白天的生活。到了晚上,那夜生活更加豐富,左摟右抱,歌舞升平,活得就是個瀟灑。
進(jìn)入新中國后,貴族文化基本消失,就算有,也不敢顯弄,生怕作為地主崽子被打倒了。改革開放后,環(huán)境相對寬松,人們也逐漸富裕起來了,老祖宗留下來的那一套東西又回到了各個領(lǐng)域,人們也開始享受生活,品味人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伊川县|
宜君县|
会同县|
阿城市|
彰武县|
凤翔县|
德惠市|
开阳县|
鸡东县|
卢龙县|
庄河市|
无为县|
北流市|
和田县|
娄烦县|
明水县|
建阳市|
潼南县|
阿克苏市|
齐河县|
郑州市|
紫金县|
郁南县|
余干县|
嘉祥县|
西畴县|
错那县|
东安县|
苍南县|
丹阳市|
泰顺县|
革吉县|
牡丹江市|
游戏|
中山市|
牡丹江市|
合阳县|
杨浦区|
绵阳市|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