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提那幾個文官心里面的那點小心思,大朝議繼續(xù)進行。 丞相晁錯出列奏道:“臣錯昧死以奏陛下:陛下明詔臣等曰:萬物不同,而用之于人異也……”他先是復(fù)述了一遍方才的詔書內(nèi)容,口吻和神態(tài)像極了后世那些引用上級指示精神和XX講話的官僚(實際上本質(zhì)也差不多),然后叩首道:“臣聞圣訓,深為天下竊喜,有陛下之圣德,何愁三代不至……” 晁錯的馬屁功夫在當了丞相后,見長不少。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這個丞相,沒有前任周亞夫那么深厚的根基和情感。 要想穩(wěn)坐相位,就得千方百計的與劉徹處好關(guān)系,并極盡一切可能得到劉徹的支持和信任。 因為他是丞相,是主持國政的丞相。 位高權(quán)重,難免會有非議,會有攻仵。 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猜疑被懷疑。 不像周亞夫,身為丞相,同時身兼武苑山長、甘棠丞、祭酒,深得未央宮、長樂宮信任。 所以可以不拍馬,可以不鉆營,可以跟皇帝頂牛。 他本身的威望也足以讓他一人就能鎮(zhèn)壓九卿,壓服郡國,讓群臣避道,命公卿俯首。 但他晁錯呢? 不僅僅沒有這些條件,反而有一堆想看他死的敵人。 儒生、黃老派的貴族,還有宮廷內(nèi)外那些曾經(jīng)深恨他的宦官、文臣。 但凡只要未央宮的主人對他不信任了,甚至有些猜疑了。 那他的下場,一定會很慘! 漢室雖有將相不辱之制,但這個世界上,殺人最狠的從來不是刀子,而是筆桿子。 張歐的下場如何?人盡皆知。 況且,他晁錯也不是一個人。 他身后維系的是整個法家的名聲和未來。 是以,哪怕他本身不喜拍馬逢迎,但卻不得不去學習和研究。 好在,當今這位還算容易伺候,也不需要太過刻意的去逢迎,更不需要去做些露骨的事情。 只要態(tài)度到位就可以博得歡心。 果不其然,晁錯這話剛說完,劉徹便龍顏大悅,臉上的笑容堆磊了起來,非常受用。 晁錯見狀立刻就接著道:“臣本卑鄙,幸陛下不棄,敢不披肝瀝膽、鞠躬盡瘁為陛下效死?謹奏丞相府去歲考績名錄,以呈陛下御覽……” 說著,晁錯便從懷中取出一份奏折,呈遞在手中。 這也是元德六年之后就定下的規(guī)矩,考績百官,先從丞相府開始。 丞相府首先要自查、自糾和自我考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