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車繼續(xù)前行大概兩三里,一個突兀的矗立在大河中央的臺地就出現(xiàn)在了劉德的視線,予劉德無與倫比的視覺沖擊。 奔騰不息的大河咆哮著從臺地的一側狂奔而過,滾滾汾水傾斜而來,注入大河之中,激起無數(shù)浪花。 這個臺地高出汾水與大河十幾丈,站在大河邊,劉德盡力抬頭,才看到了臺地上的風景——屋舍連綿,雞犬相聞,炊煙裊裊,宛如世外桃源。 “那是汾脽!”旁邊的周左車介紹道:“乃上帝所賜,黃帝之居,后土之祀也!” “這就是汾脽啊!”劉德也感慨道,在剛剛的那一瞬間,他幾乎以為看到了兩千年后那個風靡全球的網(wǎng)絡游戲山口山中的雷霆崖。 一艘渡船悄然出現(xiàn)在河岸邊,周左車恭敬的請道:“殿下請上船渡河,至脽上再覽風光!” 劉德于是登上渡船,跨越激流,一刻鐘后抵達了對岸的臺地。 從臺地之下一個人工開鑿而出的渡口和碼頭順著階梯向上,黃昏之前,劉德來到了臺地之上,站在高臺上眺望遠方,只見山巒層疊,大河奔涌,浪花四濺,候鳥北飛。 這樣的奇景,在后世是永遠無法再現(xiàn)了。 因為汾脽在滿清所謂的圣君康麻子統(tǒng)治時期已經(jīng)崩毀,這個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祖庭,再不復存在于世間。 而在此時,汾脽依舊堅若磐石,千百萬年來呂梁山與稷王山跟黃河、汾水的通力協(xié)作,才造就了這么一個獨一無二的奇景。 呂梁山的隆起與稷王山斷脈山脈的運動,使得地表被拉伸,形成了一個落差巨大的谷地。 谷地的下方是著名的龍門峽谷。 站在遠處看,龍門峽谷就像是一個爬臥的巨人,而劉德腳下的臺地,則恰似了那個巨人高高聳起的屁股。 當遠古之時,華夏民族的先民們第一次走下黃土高坡,遷徙至此時,就以脽來命名這個臺地。 脽者臀也。 從此,脽就成了這個臺地的名字,無論夏商周,還是春秋戰(zhàn)國,仰或如今,它都叫脽。 自古以來,這里就是華夏民族最重要的祭祀場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