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節 長漂-《我要做皇帝》
第(1/3)頁
科舉制度毫無疑問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最偉大的發明,且沒有之一。
即便是在兩千多年后的那個世界,科舉制度也依然興旺發達,并且擴散到了全球,雖然那時的科舉制度已經變換了形式,換了個馬甲叫公務員考試。
大天朝每年的公務員考試,應考者如過江之鯽,為了一個名額,無數人寒窗苦讀,白首窮經。
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差不多。
安逸、穩定、舒適、體面,就是公務員的代名詞。
不管它叫科舉也罷,叫公務員考試也好,本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為國家機器尋找操作工!
劉德看著便宜老爹,道:“近日兒臣常在長安街頭流連,微服審視市井,多有見到窮苦潦倒的士人,彼輩不遠千里,跋山涉水,來到長安,為的就是一個榮華富貴,希冀以得天恩,可惜,我漢家制度只有舉薦,然舉薦需要的門檻太高,此輩中人少有能跨越者……”
劉德侃侃而言。
他說的都是事實,此時的長安作為漢家的都城,天下首善之地,跟后世大天朝的北京一樣,都生活著一個特殊的群體。
北京有北漂,長安有長漂。
北漂為了夢想打拼、努力、奮斗大多數人的生活并不樂觀,甚至有些人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而長漂的情況卻比北漂更凄慘。
長漂的主要組成群體,都是來自關東各地的各學派士子。
前世十幾年的諸侯王生涯,劉德是多少知道如今天下的士人情況的。
自從漢初戰火漸漸熄滅,天下恢復安定之后,本來被戰火趕的到處顛沛流離,沒有居所的各大學派的傳人們終于能安下心傳播學問了。
首先跳出來的開山立派的是儒家,然后其他各家紛紛跟進。
只是儒家因為膽子更大,步伐邁的更快,同時有著更系統的傳授模式,因此,漸漸開始壓倒其他諸子,在士子中占據了主流位置。
儒家是怎么干的?
就以此時的情形為例,胡毋生以公羊春秋第六代嫡系傳人的身份在麓臺廣收天下士子,來者不拒。
其門下可謂英才匯聚。
像公孫弘等后來的大臣都出自其門下。
胡毋生的師弟董仲舒在廣川開宗立派,同樣廣收天下士子。
在魯地,詩經的當代傳人申公德高望重,門下弟子遍及朝野,像楚王劉戊就曾在申公門下聽課,后來劉徹的建元新政的主持者趙綰、王臧都是其門下弟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延庆县|
阳山县|
旅游|
香河县|
朝阳区|
姚安县|
修文县|
郴州市|
改则县|
东丰县|
张家口市|
正安县|
厦门市|
积石山|
洞口县|
兴国县|
海林市|
疏附县|
鄢陵县|
棋牌|
乾安县|
株洲县|
项城市|
岚皋县|
绥棱县|
罗平县|
浑源县|
宜春市|
曲靖市|
明星|
正阳县|
富民县|
昭平县|
镇康县|
都江堰市|
大同县|
泊头市|
封开县|
东山县|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