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漢軍胸甲騎兵數據及答疑。-《我要做皇帝》


    第(2/3)頁

      進入沖刺距離后-突入敵陣時間:七秒

      最少沖鋒集團人數:五百騎。

      ……………………………………

      程氏定理或者虎賁定理。

      既著名的蘭徹斯特方程式。

      就是把戰斗簡化為兩種基本情況:遠距離交火和近距離集中火力殺傷。遠距離交火時,一方損失率既和對方兵力成正比,也和己方兵力成正比,以微分方程表示即為dy/dt=-a*xdx/dt=-b*y其中x和y分別為紅軍和藍軍的戰斗單位數量,a和b分別為紅軍和藍軍的平均單位戰斗力,因此雙方實力相等的條件為a*x=b*y即任一方的實力和本身戰斗單位的數量成線性關系,也稱蘭切斯特線性律。這就是說,如果藍軍平均單位戰斗力(包括武器、訓練等因素)是紅軍四倍的話,100名藍軍和400名紅軍的戰斗力相同,100名藍軍和400名紅軍交戰的結果是同歸于盡。集中優勢兵力只是拼消耗,并不占便宜。但近距離集中火力殺傷時,一方損失率僅和對方戰斗單位數量成正比,而和己方戰斗單位數量無關,即dy/dt=-a*x*ydx/dt=-b*x*y雙方實力相等的條件變為a*x^2=b*y^2即任一方實力和本身戰斗單位數量的平方成正比,也稱蘭切斯特平方律。

      簡單的來說,就是人多欺負人少。

      我方陣型越密集,敵方的造成的傷害越少。

      在本書中,漢軍在體格、素質、武器裝備和戰術素養方面最少是對面折蘭騎兵的五倍。(保守計算,其實可能更高!霍去病騎兵曾經1V5甚至1V7,打的匈奴的王庭主力狼狽逃竄,而霍去病騎兵不是胸甲騎兵)。

      所以,0-1000戰損比不夸張。

      有人覺得夸張?

      我們來看一個戰例:

      在1863年的八里橋側翼戰場。

      英國第一“女王”龍騎兵團和費恩騎兵團(印度阿三的帕坦人和錫克人組成的非正規騎兵)并列在前,普羅比騎兵團(錫克非正規騎兵)作為預備隊,共同發動了進攻。第一女王龍騎兵團是英國本土最精銳的部隊,他們沖鋒時就像在表演閱兵儀式,隊列標準而完美,許多英國士兵和隨軍記者都盛贊了這一場面。蒙古騎兵們用火繩槍對英軍騎兵進行了一次齊射,基本都打高了,只有一名英軍士兵被打死。但這次完美隊形的沖鋒卻遇到了另一個麻煩,蒙古騎兵們的隊列前有一道故意挖好的隱蔽的壕溝,英軍騎兵們直到離壕溝四步遠的時候才發現了它的存在,而這時他們剛好從“trot”(騎兵預備沖鋒姿態)轉成“gallop”(騎兵全速沖鋒姿態即將騎兵到高舉過頭頂預備突刺敵人古代則為將騎槍平持預備突刺)!

      女王龍騎兵們在這一瞬間紛紛策馬跳過了這道壕溝,盡管他們完美的隊形因此蕩然無存。帕坦人和錫克人的騎兵卻遭了大殃,這些使用短蹬、以站姿飛馳的騎手,既影響了馬的跳躍,也讓騎手在馬背上的穩定性非常差,他們紛紛跌落溝里,人仰馬翻。

      失去了友軍支援,且隊形已經不再嚴整的女王龍騎兵團,依然以高昂的士氣大吼著向蒙古騎兵們沖去。蒙古騎兵們并未散開,他們看起來是下定決心正面迎擊,以他們矮小的馬匹和騎手面對英國人的高頭大馬!結果當然是災難性的,英軍騎兵勢不可擋的沖鋒撕碎了蒙古人的陣型,從整個蒙古陣型中間穿了出去,許多蒙古騎兵被砍翻在地,不同的目擊者都驚人一致的用了同一個形容來描述雙方騎兵接觸瞬間的場景:“看起來就像在打九柱球(類似保齡球)一樣。”

      此戰,英國騎兵戰死2人,其中一個是被火槍命中打死的。

      而蒙古騎兵在戰場上留下至少164具尸體。

      在胸甲騎兵的陣型已經分散的情況下,手持火槍,裝備了馬鐙馬鞍馬蹄鐵的蒙古騎兵,完敗!

      我們當然可以說,滿清太廢柴,不算。

      但其他胸甲騎兵與非胸甲騎兵的遭遇戰結果,通常都是胸甲騎兵以絕對性優勢獲勝。

      拿破侖甚至用過幾百騎兵,大概是八百?就把土雞幾千騎兵趕下海。

      ***********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凌海市| 潼关县| 四川省| 宜宾市| 红原县| 耒阳市| 涟水县| 龙井市| 车险| 麻江县| 梧州市| 清河县| 宣威市| 乾安县| 陕西省| 衡山县| 安平县| 商城县| 驻马店市| 天峻县| 翁牛特旗| 长治市| 九江市| 阳西县| 台北市| 台安县| 乾安县| 盱眙县| 苏尼特左旗| 梧州市| 桂林市| 诸城市| 永修县| 沛县| 泗阳县| 北票市| 屏东县| 湖南省| 沂南县| 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