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求推薦票!求推薦票!求推薦票! “家輝幾時回港?”蔣志強好奇詢問。 “應該同女王一起回來。”吳孝祖指了指窗外正在街邊掛米字旗的人,看了眼蔣志強,“點樣,有事搵他?” “沒什么,只是有幾家公司想找他開戲而已。”蔣志強饒有興致的看了一眼外邊張燈結彩掛米字旗的勞工,癟癟嘴冷笑,“講大陸如何怎樣,鬼佬又好到哪里?親媽不認,抱著仇人哭。數典忘祖……” “蔣生小心隔墻有耳,對蔣會長不利。”吳孝祖勸解一句。他不怕有耳,但怕中秋節將至,河蟹太肥。 “我回來通知一下家輝哥。”講到這,吳孝祖一臉無奈,“這對公婆離開后,我拍了不知多少封電報催他們。公司的事情亂成一團……” 江嘉華一走開,籌拍進展還好說,有李釗基、劉瑋鏹等人幫忙。但各種手續、賬務關系這些真的讓吳孝祖很頭大。連續拍電報給李翰祥的《火龍》劇組,催促梁鎵輝與江嘉華快點返回。 也幸好這是李翰祥,不然拍電報都困難。 李翰祥導演是極少數走遍兩岸三地進行拍片的大導演,對華語電影事業的交流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做為第一批赴內地拍攝的大導演,李翰祥在內地高層都掛著名號。吳孝祖也只能“曲線救國”,讓人拍電報給這位大導演。 梁鎵輝一對公婆不在港,吳孝祖發現生活好像都缺少了許多滋味,很不習慣。連吃飯都沒有往日在梁鎵輝家里吃得香。這是實話。 “財務的事情我派公司的會計師幫你核算一下好了。然后你找律師樓報稅核對。”蔣志強苦笑。 兩家公司財務對接讓蔣志強頭大得很。吳孝祖這邊亂糟糟一問三不知。他也只好讓安泰把1024火車頭的財務報表一起做出來。 “你最好是搵(Wen:找)一家律師事務所和會計樓。現在還好,以后外埠票房或者……”蔣志強言有所指。 錄像帶市場和外埠票房市場自然也是倆人囊中之物。 別講什么保證,也別講什么影片消亡!商人這種人從來就不要臉。 再講,當時發出的承諾就是“本土大熒幕永久消失”,并不包括錄像帶和外埠市場。 86年,錄像帶已經成為了好萊塢電影后期收入的一部分,且越來越重。這一塊的市場份額雖然還未超越票房收入,但卻利潤極高。再過兩年,錄像帶市場會一舉占據好萊塢電影半壁江山,租賃業務好萊塢賺得盆滿缽滿。 日韓、港島錄像帶市場潛力同樣巨大。今年,港島已經冒出了不少錄像帶商店和放映廳。 想一想后世內地那滿地開花的“錄像廳”和蓬勃發展的錄像帶,節操這種東西似乎可以扔到一邊,底線這東西也可以再放低一點。 反正吳孝祖除了在乎女人的貞操外,自己的節操并不是很在意。 安泰不具備外埠市場電影發行的實力,同時錄像帶市場也沒有能力去撬開這塊蛋糕。只能徐徐圖之。 最起碼吳孝祖就知道蔣志強在接觸東南亞片商,準備把《雨夜屠夫》的外埠發行賣掉,至于錄像帶市場……更要等等再說。 港島電影錄像帶分成機制還未完善,盜版問題解決不了,錄像帶版權賣不了幾個錢。 除非—— 吳孝祖覺得自己節操可以再解開一些,底線就算了。底線這東西總要留給別人看一看,不然如何兜住自己的節操? 當然,這些全都是在擁有一定實力的情況下才能繼續。不然就算吳孝祖把底線放在馬里亞納海溝,一樣唔用。因為底線太薄,很容易被人捅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