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勣與白玉琦座下的翼宿天將秦瓊,那也是同為瓦崗寨出身的老兄弟了,雙方相見到無需客套。 所以秦瓊直接向白玉琦這位黃道十二星次中,“新出山”的娵訾星君引薦了二人一番后,就直奔主題說起了他們進入霧區之后所發生的事情。 因為最先進入霧區,也是最先失蹤的大唐軍隊,是由“平壤道行軍大總管”李道宗所率領的。 “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勣率領的唐軍,只是在接到李道宗失蹤之后趕來救援的后續部隊,所以這向白玉琦陳述經過的活兒,自然也就由李道宗這個李唐宗室來負責了。 征伐高句麗的行動,一開始倒也順利。 因為水陸交通網的貫通,又有直通遼東的軌道交通線擔當后勤運輸。 所以從發戰兵五千、征傭兵一萬、租金融商會后勤輔兵一萬五,到合計三萬大軍啟程抵達遼東,前后不過數日而已。 金融商會“承包”的后勤運輸工程,于遼東地區就地征集的糧秣輜重、軍馬兵械等物資,大軍還未抵達便已籌備妥當。 因為大唐軍制改革,原府兵制改為傭兵制,各道只備常駐職業戰兵一萬。 所以李道宗接到軍令后,從河東道、河北道各抽戰兵兩千五,搭乘蒸汽火車專列趕赴遼東大營。 休整不過半日,李道宗便接管部隊率軍出擊,又半日便全軍渡過遼河。 能如此神速,全靠金融商會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天工門]隨軍工程隊,在遼河西岸修建起渡口和打造大批浮船,接到后方大軍即將抵達的通報,便搶先組裝浮橋并派傭兵護送后勤渡河。 等李道宗率大軍抵達,便可馬不停蹄的直接沖過遼河,而且率先放出去的偵查鷹探查到的情報,也第一時間送到了他這個統兵大將手上。 要說李道宗那也是打老了仗的名將。 什么時候碰到過打仗的時候,后勤沖在大軍前面。 不但修建好了渡橋,還順便搜集完了情報,這么舒服的事情? 雖說“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可這外包給金融商會的后勤工程,行動的未免也太雷厲風行了一點吧? 也正是因為這種“兵貴神速”的行軍速度,李道宗部在對方還未有任何動作之前,就已經深入高句麗腹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