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非內(nèi)閣還要葉向高維持,眼面前又沒有人能夠替換葉向高,又還算任事,把朝廷多少周轉(zhuǎn)了下來。否則,萬歷定會換了葉向高這個獨輔。 魏養(yǎng)蒙的奏疏和剛才那一堆奏疏一樣,都被萬歷下令封存。 他不會給魏養(yǎng)蒙批一個字的,更不會將這份奏疏發(fā)出去。 坐在那里,心有感嘆。 自己年事已高,活著可以壓制這朝堂黨爭,但等他死后,繼任者又如何面對這朝堂盡是黨的局面呢。 想到自己那個肥胖的長子,萬歷不由心思一沉。 若非長孫天資聰慧,這廢立之事還真是說不準。 長子可以說是東林一手擁出來的,不難預料,將來長子繼位后,東林勢力必然更大。 以長子的性格,萬歷悲哀的認為,長子很有可能成為東林的“傀儡”。 屆時,根本沒有人可以制衡東林,完全掌握新君的東林弄的不好,就會將朝堂之上與他們敵對的官員全部罷除。 只是,他再悲哀,再擔心,都無法改變長子朱常繼是他繼任人的事實。 萬歷,已經(jīng)掀不動再一次國本之爭了。 嘆,無托孤之臣。 大臣、小臣、遠臣、近臣,誰個能替朕輔佐新君呢。 萬歷不是個迷信之人,人終有一死,壽命由天不由己,縱是天子也要坦然接受死去。 又或,我死之后,任他洪水滔天? 人死如灰飛,后人的事自有后人決,朕擔的幾個心思。 萬歷苦笑一聲,抬頭見天色不早,便準備去貴妃那。 內(nèi)侍卻又送來一份奏疏,說是會極門剛收到的。 會極門遞來的奏疏都是各地礦監(jiān)、稅使及鎮(zhèn)守太監(jiān)的上呈,對于這些奏疏,萬歷從來都是立收立覽的。 “誰遞來的?”萬歷示意內(nèi)侍將奏疏呈上。 “回皇爺,內(nèi)官監(jiān)丞魏良臣的?!眱?nèi)侍恭聲將奏疏呈上。 “他給朕上什么題本?”萬歷好奇,接過一看,見題封上寫的是《恭請皇爺校閱大明海軍疏》。 大明海軍? 萬歷拿著這份奏疏,一頭霧水:朕何時有了海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