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9章 糞土重于萬戶侯-《唐朝好地主》


    第(3/3)頁

    老漢家也是個小院,幾間夯土的房屋,家里比較簡陋。院里沒有水井,但有個靠墻角的茅廁。

    張超推門進去,立即被那股味道給差點沖暈了,他已經好久沒用過如此原生態的茅廁了。用幾根木頭搭了一個棚,邊上圍著些柴薪,然后上面蓋著茅草,里面很小的空間挖了一個坑。

    就這樣簡易。

    張超強忍著好不容易上完,趕緊逃一樣的出來了。

    “老丈,你家這茅坑都滿了,污水四溢,怎么也不清理下啊。”

    老頭子坐在院里太陽下編著柳條筐,聞言頭也沒抬。

    “我兒子去終南山里給人燒炭去了,不在家,沒人弄哩。”

    張超有些奇怪,糞便可是極好的肥料啊,他記得使用糞肥應當是早已經使用了的事情啊。怎么現在長安城里百姓家的糞便卻沒人要?張家溝的百姓都知道積糞。甚至有空時,還會背著筐子去撿牛羊拉在外面的糞,一點都不會放過。

    “是有人來收糞,但他們收要錢的。”

    不對吧,不應當是那些來收糞的給錢給住戶嗎?他記得到了明清的時候,各個城市里都有糞場,有專門的收糞人,甚至還劃分地盤,誰敢越界,就會爭斗的。

    好像他記得曾在史書上讀過,唐朝時有兩個富翁比較獨特,一個富翁是專門在長安城里搞廢品回收的,后來成為巨富,另一個更傳奇,那個就是專門收糞然后賣給郊區百姓的。

    張超覺得這件事情挺有意思的,也不急著走了,打了勺水洗了手,然后就蹲在老漢旁邊,看著他編柳筐,然后有一搭沒一搭的跟他聊天。

    老漢雖家住長安,京師百姓,但家境也一般。老漢腿腳不便,年紀又大,干不了什么活。兒子到了冬季便去終南山給人砍柴燒炭,兒媳則是幫人漿洗衣服,幾個娃現在在媳婦娘家里,老漢一人在家,便編些柳筐,也算是能掙點是點。

    按老漢說的,長安城里是有收糞的,但那些人是官府安排的人,他們會定期過來清理百姓家里的茅廁,以及街上的公廁。不過不是免費的,得收錢。

    雖然說不多,但每次都收,老漢家里條件不好,便一直都是由兒媳鄉下的兄弟過來清。他們幫著清理了,順便還能把糞拉回去用。

    “長安城里都是這樣嗎?”

    “都這樣。”老漢道。

    張超聽的眼中放光。如果現在長安城里還沒有出現那種職業的收糞人和糞場,僅是官府安排人在做這個事情,他們還要收錢的話,那張超覺得這里很有機會啊。

    商機,很大的商機。

    長安城現在雖沒有百萬之家,但十多萬戶是有的。就算除掉駐軍和宮廷等的人口,也還有很多啊。

    人多,自然就糞多。

    而糞是什么?對于沒有化肥的唐代農民來說,那就是寶啊。

    但為什么長安城現在沒有出現一個糞肥市場呢?

    張超覺得可能一是受阻于戰亂,沒發展起來,二來可能是唐朝對糞的加工不足。聽老漢說那些人收了糞過去,也只是簡單的倒在一些挖的大糞池里,然后賣給那些附近的菜農。

    菜農們拉車過來拉糞回去種菜,更遠點的農民因為運輸不便,很少會特意來買糞。糞多,可缺乏加工手段,又運輸比較困難,因此供大于求,所以才會出現老丈家里糞坑都滿了的情況。

    娘的,他們不會糞肥加工,我會啊!(未完待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含山县| 南乐县| 新河县| 壤塘县| 贵南县| 称多县| 临澧县| 泸水县| 泰顺县| 苍溪县| 丁青县| 常山县| 肥西县| 昌乐县| 二手房| 丹棱县| 壤塘县| 永定县| 迁安市| 温宿县| 泸定县| 濮阳县| 左云县| 潞城市| 盈江县| 红安县| 阿坝县| 威海市| 岳西县| 故城县| 精河县| 灌阳县| 涞水县| 盐边县| 霞浦县| 施甸县| 枣强县| 高台县| 南宫市|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