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崔鶯鶯-《唐朝好地主》
第(1/3)頁
東市北,崇寧坊,崔府。
崇寧坊在皇城之東、東市之北,坊內勛貴云集。
天還未亮,崔鶯鶯就已經起床。崔氏家規,崔氏子孫,無論男女,三歲習詩書,五歲通禮儀,七歲諳文選,九歲達風騷,十二達六藝,十六通古今。
未嫁女,未仕子,晨醒五更始習詩書禮義辭騷六藝,風雨無阻,日日不休。
做為一個千年門閥,曾經的北方第一豪門、山東士族領袖,崔氏如今雖已沒落,但家風卻依然不變。
哪怕是女子,也受到嚴格約束。
崔氏女二十不嫁者入觀為道姑,未嫁女出門需請示,不得飲酒更不得與人私相授受,如有違者,輕者鞭笞罰跪,重者逐出家門,乃至自決以謝家恩。
家規還規定崔氏女除非入宮,否則不得為妾。
今年已經十八歲的崔鶯鶯,在崇寧坊內崔府,已經是個很危險的大齡姑娘了,再過兩年,若還不能出嫁,就只得按家規入觀為道姑。
府里下人也經常為自家小娘子而憂愁,這么好的小娘子怎么就還沒找到好人家呢。
“哎,你聽說了嗎,郎君把小娘子許給了灞上張家。”
洗衣房里,幾個粗使婆子正在井水打水。
“灞上張家?沒聽說過灞上有這么一號世家啊?”
除了京中的那些勛貴世家,說到京郊大族,那首推韋杜兩家,不論是韋家還是杜家,那都是京兆最有名的士族,論起來,并不比關東五姓七宗差多少,尤其是自北魏以來,韋杜跟隨宇文氏建立西魏北周,再經隋入唐,韋杜一直都是關中豪門。
可是灞上張氏,沒人聽說過。
“不是什么高門大族,是個府兵之子。”
這話引來一群婦人的驚訝,“你哪聽來的渾話,咱們小娘子可是崔氏嫡出,琴棋書畫女工樣樣精通,人長的好,性子又好,這樣的名門閨秀,那當然是與五姓七宗聯姻。就算不與五姓七宗通婚,那至少也是得與關隴豪右通婚,怎么可能嫁個府兵之子?”
“就是,就沒聽說朝中哪個衛府大將軍姓張啊。”
“哪是什么衛府大將軍,那張家郎君就是一個府兵隊副,從九品下。”
“張家郎君年紀輕輕已經出仕,倒也還不錯。”
“不錯什么啊,那從九品下的是張家郎君,不是張家小郎君。張家小郎君什么都不是,沒勛沒爵的,就一平頭庶民。我聽說,那張家小郎君以前還是個小和尚呢,剛還俗,然后被那老府兵收為兒子。”
“啊!”
一群婦人覺得震驚無比,這開什么玩笑呢。
你說自家郎君把小娘子許給了皇子王子什么的,他們還信,可你說許給了一個什么都不是的老府兵之子,這開什么玩笑?
“是真的。”
這時一個提著水桶的婢女走來。
“紗娘來了,她是在夫人面前聽差的,她肯定知道的清楚,妙娘,你好好跟大家說說。”
紗娘放下水桶,“郎君確實給十三娘許了灞上張家之子,那張家郎君是個老府兵,從九品下隊副。那張家小郎君也確實是還俗的和尚。不過事情也沒那么簡單,那張家郎君跟翼國公還是老相識,張家小郎君因此還拜翼國公為義父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襄城县|
池州市|
秦安县|
商河县|
宁海县|
涟水县|
汉寿县|
宁海县|
册亨县|
隆安县|
宽城|
罗山县|
岢岚县|
思南县|
时尚|
岑溪市|
长丰县|
搜索|
合江县|
静海县|
萝北县|
十堰市|
轮台县|
项城市|
原阳县|
福泉市|
海淀区|
车致|
金山区|
漳浦县|
平泉县|
沁源县|
拉孜县|
桐庐县|
高青县|
任丘市|
富民县|
南乐县|
乐平市|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