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三章 風云聚會-《唐朝好地主》


    第(1/3)頁

    一大早,程咬金又出現在了張家溝。

    不過這一次,除了牛進達一起來之外,秦瓊也來了,另外還有兩個上次沒有見過的年輕男子,卻能一眼看出絕非他們的隨從。

    “叔寶,這就是鐵槍的嗣子,你的義子?”

    兩個陌生年輕人中那個高大些的人笑著打量著張超,張超也打量著他。能開口稱翼國公秦瓊為叔寶的,還是這么副語氣,這人肯定身份也不簡單,甚至不會給秦瓊官職低。

    莫非這人是秦王李世民?

    不過李世民今年應當才二十三歲,而眼前這男子就算沒三十,估計也有二十六七了,對不上號。

    他還在那里猜測,秦瓊卻已經叫他過去。

    “三郎,過來見過你李叔叔。”

    張超驚了一下,李叔叔,真是李世民?他心里還有些激動,沒想到自己居然在這么一個情況下,與偉大的天可汗見面了。

    等到了面前,他還在想著要怎么稱呼李世民呢,結果只聽到他卻笑著道,“你是鐵槍的嗣子,叔寶的義子,確實該稱呼我一句叔父。我原名徐世績,歸唐后陛下賜姓李,因此現在在叫李世績。”

    原來是李世績,不是李世民。雖然只相差一個字,但區別還是很大的。張超心里突然有點小失落,哎,還以為李世民微服跟著秦瓊過來呢,他剛才甚至在想,或者是自己表示的太搶眼了,以致讓李世民都有所耳聞,新自趕來見自己了。

    “久仰世叔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英姿偉岸。”張超一通馬屁不要錢似的拍了過去。

    雖然是李世績不是李世民,但張超也知道這個李世績也不簡單。曾有人把唐初將領們排了個名以評價他們。結果若以勇武論,自然當是秦叔寶和尉遲恭為最,但若是以帥才論,則非李靖和李績這二李不可。

    李世績呵呵一笑,“聽咬金說你是個聰明的小和尚,花花腸子多著呢,原還不相信。現在在倒是信了,別的不說,你這嘴確實厲害。你現在跟我說說,你知道我什么啊,就久仰大名,名不虛傳,若是說不上來,那今天可不饒你個滿嘴胡說的小和尚。”

    不過這可難不倒張超,他那番話不全是恭維,李世績的大名他還是知道的。李世績原來叫徐世績,出身河南的富豪之家,家里相當有錢,說是個億萬富裕也不過份。

    不過雖然徐世績出身就是富二代,但他也確實很厲害。隋大業末年,天下大亂,徐世績才十七歲呢,就放著自己家的億萬家財和富二代身份不顧,直接跑到瓦崗山去參加了造反者翟讓的隊伍。

    他為翟讓出謀劃策,讓瓦崗軍在中原聲名崛起。不說其它的,僅憑這個,就足以讓張超無比的佩服了,一般的二世祖,紈绔子弟豈能做到這些?

    更別說雖然后來瓦崗火并,徐世績做為翟讓的心腹差點死在李密刀下,但徐世績后來還是很快又成了李密的心腹之將,替瓦崗數拒王世充,并打下了黎陽倉。

    后來李密兵敗降唐,徐世績一人力挽狂瀾,控制了李密降唐后原來魏軍的地盤。但徐世績沒有直接拿著這些地盤人馬去降唐,反而把這些弄成名冊后送給了李密,讓李密交給唐朝。

    這個舉動讓李淵覺得徐世績是個相當純厚的臣子,因此封他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很快又加授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賜姓李氏,甚至封他父親為王。

    當時的李世績可是實際上控制著河南和山東大部份地盤,并控制著原魏軍兵馬。李密后來降而復叛被殺,李密還上表請求收葬李密,為他披麻帶孝,讓朝野都贊揚李世績為義氣。

    今年平定王世充竇建德之戰,李世績也是立了許多大功。凱旋入朝時,李世民是上將,他是下將,兩人一起穿著賞賜的金盔金甲,乘兵車到太廟告捷,別提多么的風光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鄂托克前旗| 曲水县| 鹤壁市| 五大连池市| 建湖县| 新龙县| 平利县| 桂林市| 连城县| 天水市| 独山县| 大宁县| 高州市| 天柱县| 鹤山市| 饶阳县| 福州市| 三江| 隆昌县| 泽州县| 祁阳县| 房山区| 河南省| 亚东县| 黑河市| 建昌县| 开鲁县| 阿拉善右旗| 白水县| 泾阳县| 灵武市| 苍山县| 嘉禾县| 遵义市| 仲巴县| 灵台县| 沙坪坝区| 天峻县| 腾冲县|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