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九章 有女仆了-《唐朝好地主》


    第(1/3)頁

    長安奴隸很多,多到能讓張超嚇一大跳。據(jù)說長安的奴隸數(shù)量占到長安城總?cè)丝跀?shù)的四分之一。

    剛經(jīng)歷隋末亂世的長安城,人口并未到達(dá)盛唐之時的百萬之?dāng)?shù)。可長安城有長安和萬年兩縣,在籍人口和脫籍人口,以及非編戶的賤民、僧侶,以及番上的府兵和宮庭人員等,再加上往來京城經(jīng)商等的流動人口,此時起碼也有不下三四十萬。

    這意味著長安城中的奴隸就有十萬。

    長安城是皇帝都城,也是皇親國戚、達(dá)官貴人、士族商賈們聚集扎堆的地方。這些人要錢有錢,要權(quán)有權(quán),不事生產(chǎn),飯來張口衣來張手,凡事離不開奴仆們的侍候。

    奴婢們料理家務(wù)、劈柴生火、做飯洗衣、打掃庭院、鞍前馬后隨從侍候。

    唐代的戶籍也按士農(nóng)工商劃分,但奴婢卻不在其中的。有戶籍的是編戶,也就是良民。而奴婢都是賤民,他們是沒資格有戶籍的,只能依附官府或者主人。

    長安城里,稍有點(diǎn)身份的人都普遍蓄養(yǎng)奴隸。官有官奴隸,私有私奴婢,甚至連寺院道觀都有奴婢。因?yàn)榉鸾虄?nèi)律禁止蓄養(yǎng)奴婢,于是那些寺院就把名字改一下,稱這些寺院財(cái)產(chǎn)的奴婢為凈人。如今長安雖是百廢待興,但寺觀卻很多,而且他們擁有的奴婢也多,基本上每家寺院都有二三十奴婢,僧道和所擁有的奴婢能達(dá)到二比一的比例。

    這年頭長安城里買個奴隸,就跟后世城里人買輛車一樣的普遍。不單單能做事,還是身份地位的彰顯。

    張超買人倒不是為了臉面,純粹是為了實(shí)用。

    大唐雖然說空氣清新,天然無污染。可生活很落后,沒有自來水吃水得從井里挑。更沒有電沒有天然氣,做飯還得自己砍柴燒火。也沒有洗衣機(jī),衣服都得自己洗。現(xiàn)在又買了兩匹馬,以后還得喂馬等,事情多著。

    張超喜歡享受,認(rèn)為有條件適當(dāng)享受沒有什么錯,沒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得享受啊。

    大唐的奴隸買賣確實(shí)很方便,比雇傭仆人還方便的多。

    東西兩市里,官府規(guī)定奴婢和牛馬等合在一起買賣,稱之為口馬行。而且市場的市署和平準(zhǔn)署甚至還對這些奴隸制定了市估價,就是官方指導(dǎo)價。

    整個交易有一套嚴(yán)格的政府程序。

    秦管事是個熟門熟路的,又有市署的一名市吏陪同著,因此他們直接帶著張超找到了口馬市里一個最大的奴隸販子。

    “這位是翼國公府秦公的義子張三郎,小郎君想要買幾口人,最好是一家人。三五口人不限,男的最好會趕車,女的要會做飯。若是有過大戶人家做事的經(jīng)歷,懂得規(guī)矩,就更好了。”

    奴隸販子是個干瘦的漢子,人瘦的皮包骨似的,可一雙眼睛卻很陰惻。風(fēng)吹就要倒的站在那里,身后卻站著八個膀大腰圓的壯漢打手,手里各拎著皮鞭。

    “小郎君找我王某算是找對人了,這長安城里你若想挑幾口賤人,沒有比我這里貨更齊全的。你要一家人,這里我倒剛好有這樣的。王三,把錢家那幾口都帶過來給小郎君看看。”

    買賣奴隸和買賣牛馬一樣,都要立市券。

    市券,也就是交易合同。奴隸和牛馬一樣,都屬于大宗商品,必須得立市券,同時得交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宁陵县| 三江| 长葛市| 津市市| 丽江市| 大足县| 英山县| 五寨县| 中宁县| 喜德县| 鸡东县| 黔西县| 东明县| 崇礼县| 扶沟县| 醴陵市| 通道| 山阴县| 北流市| 板桥市| 苏州市| 诸城市| 通海县| 外汇| 梅州市| 白河县| 汽车| 闽侯县| 南平市| 宁城县| 墨竹工卡县| 晋宁县| 唐山市| 巨鹿县| 乃东县| 苍溪县| 巴青县| 左贡县| 昭觉县|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