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唐朝好地主》
第(3/3)頁
拿起一個黃饃饃他就大口咬了下去。
可馬上張超又差點吐了出來,好酸。
“老爹,咱家這蒸餅是用老面發(fā)的吧,是不是忘記放堿了。”
“嗯,做面食都用老面發(fā)的,堿是啥?放堿做啥?”
原來,這個時代沒有酵母粉,因此百姓們發(fā)面都是用老面,也俗稱酵頭。其實就是把一塊面團放一天,第二天這團面就成了酵頭,可以用來幫助發(fā)酵。在后世,許多北方百姓也還是用這種方式發(fā)酵。
后世的老面饅頭也就是這樣做出來的,但卻不會酸。因為大家會加點小蘇打,也就是堿。加了堿后,就會中和掉酵頭的酸味,而且還能讓面更膨脹松發(fā)。
大唐明顯就還沒有使用這種方法,或者說是沒有這種堿。
怪不得蒸餅酸的。
張超記得食用堿其實也很好提煉的,在一些鹽湖里就有天然堿,常有夏曬鹽東撈堿的說法。把天然堿和石灰等加工提煉,最后就能得到食用堿,甚至可以直接用食鹽加工提煉食用堿。
這些提煉方法上中學(xué)的時候就學(xué)過并實驗過的,張超覺得自己又找到了一個生財之道。若是自己能提煉出食用堿,那么以后大家吃面食就都不用吃酸的了,而且加了堿的面食,還會更加蓬松。這樣的好東西,一經(jīng)問世,還會愁賣不出去?
而且這東西加工起來也不難,材料也就是鹽或者石灰、草木灰這些東西。鹽這東西若是在中唐以后會很貴,但現(xiàn)在和隋朝一樣,鹽朝廷是不收稅的,斗米現(xiàn)在幾百文錢,但一斗鹽卻只有百文左右,比米便宜多了。
吃了兩個帶酸的蒸餅,勉強填飽肚子后,張超就不肯再吃了。又沒懷孕,吃酸饅頭實在沒胃口。
走到門外小院里蹲下,張超想著自己的日程計劃。
修窯洞是當前第一大事,不過窯洞一時半分也修不好,這個火炕和新灶不能擱置,得馬上開始。另外,還得提煉堿面出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东县|
花垣县|
铜山县|
茶陵县|
孝义市|
全州县|
体育|
东至县|
重庆市|
临城县|
福清市|
临朐县|
金门县|
富源县|
新和县|
道真|
达拉特旗|
桑日县|
华阴市|
墨竹工卡县|
博兴县|
宝兴县|
浦县|
上林县|
临桂县|
乌拉特后旗|
诸城市|
和平区|
阿合奇县|
工布江达县|
邵阳县|
电白县|
安图县|
视频|
乐业县|
灵寿县|
沙坪坝区|
鄱阳县|
兴海县|
宁陵县|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