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子憑父貴-《唐朝好地主》
第(3/3)頁
“這些賞賜總共能折錢六萬零八百文,可折粟米二十石?真的?”柯五大為震驚。
“沒錯,很好算的。”張超很自然的道,這只是個簡單的計算。
但柯五明顯很震驚,也沒見張超拿算籌,就那么心算,居然片刻就把這些算清了,也太厲害了。
“沒想到,你還會算賬,我看比一般官府和大戶人家里的賬房還厲害呢。”
邊上幾個張家溝的府兵,則一面驚嘆張超的計算能力,一面感嘆著老爹的賞賜。
兩千斤粟米,在張超眼里真不值什么,可在那些關中漢子們眼里,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尤其是在這個戰亂和饑荒不斷的年代,二十石糧食,都夠食用三年了。
按大唐軍中規定,一名禁軍衛士,一年的軍糧是十二石粟,戰馬則是三十六石粟。這個標準是對元從禁軍來說的,而且是有些富余的。而普通的關中百姓家里,是不可能頓頓吃干飯的,也不會一天三頓。
因此,節約一點,二十石糧食,肯定能夠三年食用,再省點,說不定還能夠一家人吃上兩年。
這年頭,最值錢的不是金和銀,也不是銅錢和絹帛,而是糧食。
“老鐵槍還得了一百多畝地咧。”
“是啊,老哥哥真的是老來得福了,剛撿了個兒子,這邊就又升官發財,三郎,你可真是個福星啊。”
張老爹得授武騎尉勛官,便也得到了六十畝勛田。而老爹現在又升了車騎府從九品的隊副,他便又能得到八十畝職田。
這八十畝職田,就是他的祿田了。大唐對于京官以外的官員,是不給俸祿的,而是直接拔田。各級官員按品級分有職田,然后田租收入就是他們的俸祿了。從九品和正九品的隊正隊副,都是八十畝職田。
甚至各級衙門都還有自己的公廨田,田地所得收入則充做辦公費用。
雖然職田不是永業田,一旦離職田就得收回,也不得轉賣,但起碼在職時這八十畝田的收入是有的。
老爹本來在張家溝就有三十畝地,現在一下子多了一百四十畝,那就是一百七十畝地了。不算這八十畝職田,勛田和永業田加起來都近百畝了,張老爹這是一下子晉身為地主了啊。
那自己豈不是立馬成了地主崽子和官二代了?
早上的時候,張超還看著那個破窖洞和空糧袋子憂心呢,沒想到,到了中午,他就已經成為剝削階級的一員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抚宁县|
广安市|
兴城市|
秦皇岛市|
滨海县|
桐庐县|
长治市|
陇川县|
鹿泉市|
加查县|
和林格尔县|
阿拉善右旗|
广宁县|
柳林县|
三穗县|
海林市|
平果县|
信宜市|
乌鲁木齐市|
沙洋县|
六盘水市|
上杭县|
贞丰县|
夹江县|
昌宁县|
元氏县|
城市|
卢湾区|
霍林郭勒市|
绥滨县|
无棣县|
淄博市|
南宁市|
志丹县|
金塔县|
旺苍县|
惠东县|
高青县|
浠水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