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嗯,閣老的意思朕明白,但是朕若用這個林昭,一力推行松江開埠,你以為如何?” “陛下,林昭乃是天下英才,以他在揚州和錦衣衛(wèi)上的表現(xiàn),再加上今日君前奏對,若給他全權,五年之內(nèi)松江必定大治,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少年鋒芒畢露,不加以磨礪,便行人事,前兩年內(nèi)必定怨聲載道、彈劾連連,朝野上下的斗爭,必定此起彼伏。” 孝德帝默然,良久方才點點頭。 眾人也是對首輔大人的判斷連連點頭。 到了他們這個年齡和地位,二十來歲的小青年,偉倫才華多么橫溢,也不可能對他們造成什么威脅了。 更何況這家伙的父親一旦入京,將來必定拜相入閣的。 所以無論是想結個善緣,還是提拔培養(yǎng)年輕人。 大家都對林昭的表現(xiàn)予以肯定。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林昭將眾人的問題回答的太過完美,這也表明他鋒芒畢露。 少年鋒芒畢露,必定一往無前,不知妥協(xié)迂回的道理。 若是一味地和那些潛在的敵人硬碰硬,很容易碰個頭破血流。 從保護大才的角度來看,萬不能貿(mào)然把這么重要、且開拓性的位置交給林昭。 否則就是拔苗助長。 “如此說來,松江開埠之事,你不贊成了?”孝德帝看向張廷玉。 “臣以為可行,不過請陛下先派一個老成持重的人過去,先打下局面,待進入深水區(qū)的時候,且林都堂已經(jīng)磨礪的差不多了,便讓他去開拓創(chuàng)新去。” 張廷玉捋著胡須說道。 皇帝微微頷首,又向其他朝臣征詢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眾人默然半晌,見無人開口說話,便齊聲道:“臣等附議。” “那便再議一議。” 孝德帝說著,點名道:“田從典,你是內(nèi)閣次輔,徐元夢,你是吏部尚書,你二人各自寫一篇奏疏,為朕剖析這《松江開埠》的利弊。” “臣等遵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