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涌動(2)-《布衣天國》


    第(1/3)頁

    第二百四十章·暗流涌動(2)

    是夜

    韓林

    或許是接連三天下來的和談已經是讓人感覺到身心俱疲,今夜的韓林格外的安靜,無論是北岸的遼營,還是南岸的夏營,都靜謐的像是沒有一絲聲音一樣,只有中間那條潺潺的溪水蜿蜒而過。

    雖說身體已經是躺在了床榻上,但是心里裝著這許多事情的安逸卻一點困倦的意思都沒有,和談的成功似乎并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輕松,甚至安逸總感覺到這空氣中都透著一股子詭異的味道。

    先說蘭州城里面的事兒,可能江如月也是覺得此事事關重大,安逸寄給他的信第二天就讓他差人飛馬加急寄回了,

    果然沒出安逸的意料,這個江秀才看問題的方式就是總和人與眾不同,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那封圣旨上的時候,江如月卻覺得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是漏洞百出。

    江如月告訴安逸,首先先不談德王是不是真的已經急不可耐,準備弒君上位,就說這皇貴妃孫氏,執掌半個六宮,僅次于皇后的尊貴所在,就算她想要替自己的兒子有所謀劃,不找李進不找徐亮,偏偏卻要找個王三?

    安逸一個宮外的人都是知道王三是徐亮的徒弟,兩個人除此之外還可能有其他別的關系,哪有辦事情找徒弟不找師父的?若真是如此徐亮知道的了心里怎么想?他能看著王三一步步的把事兒辦妥了踩到他頭上來?

    其次就是德王這邊,江如月的看法和安逸上次跟高慈懿談論此事的結論是一樣的,德王現在需要時間,而崇正是德王最好的保護傘,德王一黨包括老都督、皇貴妃在內他們應該是心知肚明的,有什么理由能讓這位皇貴妃和自己的愛子一起處心積慮的除掉一直再為自己鋪平道路的保護傘?

    如果說有,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皇貴妃已經知道了雍王什么消息,或者說她已經可以肯定,再等下去,不管是崇正還是德王,都不再是雍王的對手了,所以必須當機立斷,趁著朝中局勢還趨于穩定的時候,把這個繼承的正統性攥在手里,到時候雍王就是真的發難了,那就是造反,德王就以天下正統對謀逆之臣,

    不然等到雍王什么都準備好的時候,恐怕崇正為了天下的安定,也會不得不改變主意了。

    最后就是這個大太監徐亮了,一個太監,還長期處于被李進壓制的地位,對皇上能有多忠心?若說他是個從小跟皇上一起長到大的老監,等到皇上死了就一起殉葬入土那都還情有可原,可徐亮不過也就而立之年出頭的樣子,后面還有大半輩子要過,為了一個垂暮的老皇帝得罪明面上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天子的德王?

    這明顯不該是一個能在如此年紀坐到司禮監秉筆太監位置的人的頭腦所想,所以江如月覺得,這徐亮也不過是在為別人辦事,

    他和王三兩個人都是各為其主,只不過是徐亮技高一籌,拿著王三做了個嫁衣裳罷了。

    安逸看完江如月說的,還是感到十分的心驚,上次跟高慈懿談及雍王的時候,確實知道雍王借助外戚的勢力,是眾多皇子中最為實力雄厚的一個,但是他沒有想到雍王竟然已經到了有可能威脅到崇正的地步了,不過這種事兒連皇貴妃都得到了消息,崇正卻一點兒都不知道嗎?

    還有其他的什么原因讓崇正無法去管?

    如果照江如月的說法,徐亮極有可能就是在為雍王辦事了,而且是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了德王一黨致命的一擊,

    只是恐怕徐亮,甚至雍王都沒有想到,崇正竟然如此的袒護德王,一張輕飄飄的圣旨頗有種大事化小的感覺。

    但是對于安逸來說,這件事未必不是個好事,如果真的讓德王就此倒臺了,就雍王表現出來的這種手眼通天的能力,他自己和高慈懿現在的處境,那還真是兇多吉少了。

    不過總的說來,從雍王的角度來看,并沒有達成借助崇正的手徹底扳倒德王的目的,那么如此說來他是不是很快就會有下一步的行動了?

    想來也是可笑,看起來現在是崇正最像保護的人在處心積慮的殺他,而另外一個他打算剪除的人在保護他,

    可是安逸倒覺得,這雍王倒也不是不想讓崇正死,只是他覺得崇正患疫病然后留下遺囑的這種死法,并不太符合他的利益。

    唉,帝王家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