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實際上對于‘空之境界’這部作品,我們并沒有改編制作TV動畫的想法……我們傾向于制作的是劇場動畫,并且以原作章節來做回目區分,目的在于保證對小說世界觀的還原以及保證觀眾的最佳觀感。”宮代奏對著他的爭取對象解釋著他的制作思路。 “按照小說章節的行文順序制作劇場動畫?也就是說分七部?也會打亂故事的時間順序?” 坐在他對面的老宅男,即是大名鼎鼎的蘑菇先生了。好故事都是萌妹子寫的,這種設定顯然是不成立的。 “對,我覺得這也應該是TYPE-NOOM更為傾向的一種制作方式了,我們同樣更看好劇場動畫的優勢所在。就故事理解上,按照小說的行文順序來講故事要比情節發生的時間順序來講故事更有利于展示出它的魅力。” “簡單來說,亂序雖然會使得觀眾對于故事理解上更顯晦澀,但卻并不存在邏輯上的問題,而這種做法卻能把這部作品最具吸引力的核心凸顯出來——即基于特殊世界觀的神秘感。” 宮代奏認為在“空之境界”這部作品之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既不是人設也不是情節,而是對于特殊世界觀的架構,即所謂的“神秘感”……這是很能照應受眾心理的一種做法,只有具備神秘的東西,才能激發他們的探求之心。 同時這種架構式的“神秘”并不帶著那種思維深入式故事的“燒腦感”,“空之境界”的世界觀平面感甚于層次感,具有更多意義上的“大眾性”和“通讀性”,這都是它的優勢所在。 如果制作TV動畫的話,以時間順序來制作畫面,那樣作品會失去相當程度的趣味性和魅力,而如果同樣打亂順序的話,那情節就被切的太碎且凌亂了。 而在制作的投入成本和精良程度上,劇場動畫是優于TV動畫的。 至于劇場動畫和動畫電影的區別……這個就很好說明了,硬要說的話,劇場動畫依然可以理解成在大熒幕上放送的TV動畫,劇場動畫和動畫電影之間的制作水準要求差距還是很大的。 這一點在人設和動作上就能體現的出來,動畫電影的人物形象設計和肢體動作都更為豐滿……額,應該說“飽滿”,劇場動畫的人物則要扁平化的多,它跟TV動畫是相近的。 “宮社長能再具體的說明一下嗎?假如是制作劇場動畫的話,具體的制作規格是?” “從總時長上來說,大致相當于14到15話的TV動畫,分七章在影院上映,大約每一期的時長在50分鐘左右,這個時間剛好可以在保持章節故事的完整性和獨立性的同時,又不至于讓講述的方式過于冗長……” 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理由,宮代奏沒有談到,他們總是需要考慮制作經費上的限制不是? “至于上映的方式,考慮到影片的制式,大約也只能是進行小規模放映甚至是定點單館放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