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國都風起云涌,殺機四伏。 已經初見端倪。 哪怕是普通的居民,也能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又遑論寧軒轅? 而,這場規模浩大的動員,一邊在臆測著,寧軒轅能否重返國都,一邊又推出新任將門人杰,王道! 并且,在各方有意識的推動下,尚未于沙場建功立業的王道,幾乎被塑造成一個文武雙全,大智近妖的千古奇才。 聽聞。 他在沙盤推演的經典戰役,悉數出自寧軒轅,曾經打下的戰役。 經過王道的推演,改用另外一種方式布局,并成功得出結論,寧軒轅以往的戰績,固然bao guo大于功,但行為方式不夠細膩。 換言之。 在已成定局的事實上,吹毛求疵,指出寧軒轅存在的漏洞,加以擴大,從而側面烘托出王道眼光的獨到,以及狠辣之處! 短短數個時辰。 王道便成為國都新晉名人。 一時間。 大街小巷議論紛紛,不少被節奏帶著的普通人,一度誤以為,新的救世主終于浮出水面了。 只是,在新一輪掌舵者考慮,要不要順勢冊封這位白龍少主王道為現任總兵統帥的時候,民間風向忽然逆轉。 人人絕口不提白龍少主王道。 關乎提任王道為第二屆統帥這件事方面,民眾也不曾出現太大的抵觸,仿佛大家都是逆來順受的命。 但…… 第二日清晨。 不少門戶,悄悄在窗口掛了一條紅布,沒有花里胡哨,沒有刻意造作,僅是簡簡單單寫了一個‘寧’字。 無論他的故鄉蘇杭市。 還是六朝古都金陵,又或者鳳天,乃至臨近國都的其他城市,都選擇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彼此內心,最真切的想法。 后起之秀可以有。 新的救世主,也可以有。 但,總兵統帥有且只有一個,哪怕退役,哪怕離開,哪怕再也回不來,大不了這個位置輪空便是! 最無聲的抗議,方能最動人心! 寧軒轅大概從未想過這樣的局面,秦秋也不曾想過。 自都靈市告別之后,寧軒轅隨王伯昭一路北方,前往國都,秦秋則先一步回到自己的家鄉金陵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