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曉楠當然知道這里面的根源還是她老公云峰在商業經營上缺乏戰略眼光,膽略比較差,云起又對張記餐飲不怎么上心,她沒有埋怨這個婆家老弟的意思,云起為她夫妻倆做的已經夠多了。只是作為一個女人,尤其是生活在學校里一大堆女老師成天互相攀比的環境下,她也確實希望自己老公借著這個好機會能夠再拼一把。作為張家老大,配得上張家眼下鼎盛的名頭。 “外地也有吧,只是比較少而已。”張云起隨口應了一句。其實90年代小龍蝦的烹飪技術滯后,麻辣口味還沒有從川渝火鍋移植到小龍蝦的烹飪上,這也是阻礙小龍蝦進入小老百姓餐桌上的關鍵因素。 張秋蘭手里剝著蝦,手腕上的歐米茄閃閃發光:“云起,我最近也看了些小龍蝦方面的資料,客觀的說,眼下的小老百姓都覺得小龍蝦是臭水溝害蟲,‘重金屬富集’的謠言滿天飛,消費者普遍有抵觸情緒,這是一個大問題。另外,現在這個東西在全國范圍內都只有幾個零散大排檔供應,也缺乏全國性餐飲品牌推動。” 張曉楠聽見這話,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不大好看,對旁邊的張云峰使了下眼色。 張云峰好像啥也沒看見,埋著頭繼續吃蝦。 張云起喝了口啤酒,也沒有做聲。 就當下的市場環境而言,做小龍蝦生意的問題當然有,而且很多。 他大姐秋蘭說的這個還只是小龍蝦飲食認知局限的問題,還有烹飪技術和供應鏈的問題、專業養殖和物流冷鏈缺失的問題,消費場景和經濟水平限制的問題,等等等等……哪個問題解決起來容易?但事物總是在曲折中向前發展的,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就是塑造文和友品牌的過程! 張云起抬眼看了看幾個哥姐,說道:“難得回來老家一趟,工作上的事放一邊吧,具體的回里津再談。” 張媽一直抱著她那寶貝孫子張明明在喂飯,她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這群走到外面個個都是前呼后擁、大老板派頭十足的兒女們談正事的時候,從不插話。 這時候聽見家里老三的話,她忍不住說了一句:“我聽春蘭說,秋蘭和云峰都要搬到里津去了?” 張秋蘭連忙說道:“也算不上是搬家吧老媽,我工作調那邊去了,聯眾要在家電商場運營板塊發力,公司的重心肯定往省城那邊逐步轉移,我這天天住酒店也不好,就琢磨在省城也買一套別墅算了。” 張爸張六順點了下頭:“這倒行,只是牛奮又在云溪村這邊管顧龍景園農業產業園的事,天天不著家,夫妻倆老不在一塊兒也不像個事呀!還有小孩也沒時間帶,親家母一個人身體又不好,成天讓小保姆看著,依我看,要不送過來讓我和你媽帶算了。” 張云起也不知道為什么,在這個滿帶溫情的家庭聚會上,張爸的這番話說的讓他感受到似乎有些敏感了,但他不知道敏感在哪里。 張秋蘭伸手把剝好的蝦肉放在張媽碗里面,沒有做聲。 牛奮端著啤酒和他的老丈人碰了一下酒杯,說道:“爸你就別操心我們年輕人的事了,你和我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比啥都重要!再說了,我在云溪這邊上班,還能天天陪你喝酒下棋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