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明朝歷史上如此平淡無奇的一年,這有什么值得專門寫出來的呢? 張楚葫蘆里面賣的什么藥,很快就出現在楊軒琮眼前。 “這一年陽歷的3月2日,燕京城內街道兩邊的冰雪尚未解凍。天氣雖然不算哭喊,但樹枝還沒有發芽,不是戶外互動的好季節。然而就在正午時分,大街上卻熙熙攘攘的。原來是消息傳來,皇帝陛下要舉行午朝大典……” 開篇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清凈的大街突然變得熱鬧起來,一大堆官員奔赴皇宮。 原來,有消息說萬歷皇帝要開會,所以大家拼命往皇宮趕,遲到了要扣工資的嘛。 結果大小官員們滿頭大汗的跑到端門,發現沒有任何要開會的樣子,負責點名的侍衛將軍也不在! 顯然,這是出了個烏龍,萬歷皇帝根本沒有開會,所以大家拍拍屁股就回家了。 不過在接下來,萬歷皇帝很生氣,竟然扣掉了全體官員的俸祿! 楊軒琮皺起了眉頭,他承認這個小故事是挺有趣的,不過這文言文跟白話文交叉的寫法真的不是在寫小說或者其余文章嗎? 這可是論文啊! 更何況,萬歷皇帝最出名的恐怕就是不上早朝幾十年時間,這萬歷十五年的時候應該還是偶爾會召見這些大臣們的才對。 他可不認為張楚是個傻子,敢把這文章交上來就證明有一定的勇氣,“難道他這是想說明朝的管理在萬歷年間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控制?畢竟連開午朝大典這種事情都組織不好。可惜這時候張居正應該已經不在了。” 不管怎么樣,楊軒琮對張楚的這篇文章印象分其實已經不高,只不過他不愿意只看一截就評論,畢竟人家這論文打印了足足七八頁,比前面看的文章都要多。 堂堂大明朝竟然連開會都能弄錯? 這個龐大的機構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 楊軒琮原本還以為接下來張楚要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在萬歷皇帝身上,畢竟這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曠工皇帝,長期不開會,出現一次烏龍大概也很正常。 可是在張楚這文章的后續當中,這個猜測并沒有出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