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將身后的靠枕調節了一下位置,莊志學就打開手機刷新起來微.博來,“喲,張楚居然也跑去看大熊貓了,他選的位置還沒有被擠滿。不過這拍照技術還需要學習學習啊,進步空間太大了!” 看在滾滾可愛的面子上,莊志學還是決定點個贊。 他繼續往下面翻動著,看完內容之后習慣性刷新一下,結果就看到了一條長微.博,“張楚今天高產賽母豬啊,這是啥?!? 標題名為《西游記是一本批判社會并揭露社會黑暗恐怖現實的奇書》,這個長長的名字瞬間將莊志學吸引進去。 他當然看過《西游記》的小說,也看過電視劇,同時也被騙進電影院看過眾多西游題材的電影,這會兒好奇極了。 “張楚這是寫的什么東西,西游記明明挺好的??!” 莊志學忍不住吐槽起來,可是眼睛卻很誠實的往下面閱讀起來。 【《西游記》的故事家喻戶曉,表面上看,講的是唐僧取經,師徒四人不畏艱險戰勝困難,終成正果。 但細看此書,里面有違邏輯、前后矛盾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根本就無法用常理解釋。 比如大鬧天宮的孫悟空,連十萬天兵天將都奈何不了他,可為什么在西天路上反而斗不過一些妖怪呢? 神仙們既然可以長生不死,為什么要一個個跑去吃蟠桃? 玉皇大帝真的昏庸無能嗎?可是他為什么可以成為神仙中的皇帝? 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妖怪怎么知道的?可是抓到唐僧之后卻不著急吃,這又是為什么? ……】 面對張楚在長微.博提出來的問題,莊志學認真思考起來,“說不定這只是強行解釋,故意找出來的漏洞。” 當然,他也不相信《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先生會有那么多漏洞,如果是為了情節跟劇情的需要寫出來的,那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這的確動搖了他的某些觀念,于是便低頭繼續看下去。 【西游記講的是唐僧取經,要將唐僧首先就得從他的父母講起。 有人說《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這是小說中最大的敗筆,但這才是作者立意高遠的地方,讀懂了就知道什么是造化,讀不懂的話這篇故事就只能是兒童故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