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啊,那是1939年7月,導演鄭君里帶著劇組來到青海金銀灘草原拍攝電影,王洛賓也隨同前往,鄭君里請當地千戶的女兒薩耶卓瑪扮演牧羊女,王洛賓扮演牧羊女的幫工。”沈隆說起了這首歌背后的故事。 “卓瑪有兩只烏溜溜的大眼睛,襯著粗粗的辮子,穿著金絲鑲邊的彩色藏裙,當時那里流傳一句話,草原上最美的花兒是格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薩耶卓瑪;電影一共拍攝了三天,這也是洛賓先生人生中最難忘的三天,他和卓瑪姑娘一起乘馬奔馳,黃昏的時候一起把羊群趕入羊圈,在羊圈外面他癡癡的看著卓瑪姑娘,卓瑪姑娘也注意到了他炙熱的眼神;過了許久,或許是因為失望他沒有說出口,卓瑪舉起皮鞭輕輕地抽打在洛賓先生的身上,也打在了他的心上;離開的時候卓瑪騎著馬送了他一程又一程,在分開的時候洛賓先生不停的回頭張望,然后他把這段感情寫進歌里,就有了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 “這故事真美。”秦嶺同樣看向周圍,這里不是青海金銀灘,沒有美麗的格桑花,但年輕人炙熱的感情是一樣的,她感受到了這個故事里的美好和遺憾。 “好了,我唱完了,現在又該你唱了。”秦嶺的歌聲無疑是美好的,讓沈隆聽了還想再聽,讓他忘記了現在是在荒蕪的陜北,似乎回到了高中情竇初開的時候。 “那我也唱一首王洛賓先生的歌吧。”看看四處無人,秦嶺清清嗓子唱了起來, “強壯的青年哈薩克伊萬杜達爾, 強壯的青年哈薩克伊萬杜達爾, 今天晚上請你過河來我家, 喂飽你的馬兒帶著你的冬不拉, 等那月兒升上來握緊你的琴弦, 哎呀呀我倆相依歌唱在樹下。” “這歌還有一半吧?你怎么從后半段開始唱?”這是王洛賓改編的哈薩克民歌《都達爾和瑪麗亞》,歌詞分為兩半,從男女主角兩個角度來表達對彼此的喜歡,秦嶺剛才只唱了后半段女主角視角的歌詞,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一位歌手從頭唱到尾的。 “要不開頭的歌詞你來唱吧?”秦嶺唱得忘情,她看著沈隆,心思早已和歌里的瑪麗亞合二為一,沈隆也成了她眼中的都達爾。 “可愛的一朵玫瑰花賽帝瑪麗亞, 可愛的一朵玫瑰花賽帝瑪麗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