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王振的奮斗歷程-《明朝第一權臣》
第(1/3)頁
“對了,前兩天曹鼐上了個折子,說是瓦剌部似有異動,建議朕調兵增駐宣府和大同。”朱祁鎮說著,便從旁邊的桌子上翻找起來,“誒,朕明明記得放在這里……”
“陛下,曹鼐一個文臣,哪里懂什么兵事?”王振冷笑一聲,語氣中也有些不屑之意,因此朱祁鎮干脆坐正身子不找了。
原來這個曹鼐乃是當朝內閣首輔,素為楊士奇看重,早在正統五年便進入了內閣,正統十年官至吏部左侍郎,楊士奇等人去世后,內閣事務便交由他處理參劃,也是朝中為數不多能和王振周旋的幾個人之一。
不過王振本人是很討厭這些閣臣的,因為楊士奇、楊榮等閣臣曾經讓他吃盡了苦頭。
原來當初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后,閣臣的地位便不斷上升,直到明宣宗時期,內閣大臣甚至隱隱有宰相之勢。
后來明英宗朱祁鎮少年繼位,幾位托孤大臣中楊士奇、楊榮、楊溥都是閣臣,他們合稱“三楊”,素有賢名,張太皇太后(明仁宗的皇后)也很看重“三楊”,因此把朝中大事都交由他們處理。
更令王振難受的是,那個張太皇太后很討厭他,不但沒事就愛責罵警告他一番,甚至有一次還想要殺了他。
如果不是小皇帝朱祁鎮替王振求情,估計王振早就身首異處了,但他卻沒有任何辦法,因為朱祁鎮都得管張太皇太后叫一聲“皇祖母”……
這種情況下,作為閣臣的“三楊”的地位自然也跟著逐步提高,因此王振不得不對“三楊”殷勤恭敬,甚至連到內閣送信兒傳達皇上的旨意,都裝成乖孫子站在門口不敢進去。
后來王振好不容易熬死了張太皇太后,又熬死了“三楊”,這才敢大施淫威,為所欲為,比如他甚至將明太祖朱元璋掛在宮門上那塊“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子給摘了下來。(此處筆者亂入一句,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依著他老人家的脾氣,估計把王振凌遲處死一百次都不夠!)
當然,王振敢這樣做,自然離不開明英宗朱祁鎮的支持,比如正統六年的時候,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重建竣工,朱祁鎮在宮中大擺宴席慶賀,按照宮中制度,宦官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彭州市|
宜丰县|
宁都县|
景东|
桐庐县|
黄龙县|
铜陵市|
宣汉县|
繁峙县|
赣州市|
竹山县|
庆阳市|
沧州市|
平原县|
永胜县|
阿巴嘎旗|
珲春市|
涟源市|
鹤庆县|
宜川县|
韩城市|
平南县|
石渠县|
金阳县|
堆龙德庆县|
文安县|
高台县|
普安县|
揭东县|
渝北区|
赣榆县|
如皋市|
浪卡子县|
宜都市|
靖州|
巴东县|
藁城市|
麻江县|
安庆市|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