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都說國之將亡,必出妖孽,這妖孽既可能是奸寵佞臣,也可能是昏君庸主。 比如黃土埋脖子的清帝。 這段時間一直在打擊糧票和教廷,朝堂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所有大臣都謹言慎語,唯恐哪句話說的不對,觸怒了皇帝,進而丟了性命。 萬馬皆喑的朝堂上,一名大臣出列。 “啟稟皇上,有西洋人泛舟漂海,輸運鴉片至我大清,殘害百姓,攫掠錢財,致我大清民眾積貧,國家積弱,若長此以往……” 又是一個說鴉片的。 如果以往,這種事情都是石沉大海,既沒有人關心,也沒有人過問,甚至許多大臣都會默契打壓,將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至于為什么,看那些大臣哈欠連天的樣子就知道了。 然而今天不同,寂靜了多日的大臣們終于找到宣泄口,接二連三出列,稟報關于鴉片的事情。 大臣們想要轉移皇帝的注意力,至少把皇帝的注意力從殺大臣上面轉移出去。 殺誰都行,只要屠刀不落在自己脖子上就行了。 清帝聽了,頓時眉頭緊蹙。 “眾愛卿,關于鴉片之事,有何良策?” 一個大臣立刻回答道:“鴉片流入,不外乎海關諸口,只需閉關鎖國,片板不許下海,洋人輸運渠道斷絕,鴉片自絕矣。” 另一個大臣回答道:“洋人之鴉片漂洋過海,耗費人力不知幾何,若我大清種植罌粟,自產自銷,價格更廉,洋人無利可圖,自不會繼續販運鴉片。且,可設一鴉片稅,豐盈國庫,充實國財。” 大臣們異想天開,一個又一個堪稱天馬行空的主意被提了出來,并且引來眾口一致的夸贊。 清帝一一傾聽,細細琢磨,覺得這些酒囊飯袋們終于干了一回正事。 于是,清帝從諫如流,宣布閉關鎖國大力種植罌粟等一系列騷操作。 至于大清境內的洋人們,以勾結邪教為由,罰沒其財物,將其人等驅逐出境,甘為洋人爪牙者,就地處決。 清帝宮中有幾個西方的傳教士,都是梵蒂岡來的,這些傳教士跟清帝相交幾十年,雖然一直沒能令清帝皈依,但私下里交情還是有的。 南方教廷將梵蒂岡判為異端,梵蒂岡自然不會對南方教廷客氣,抹黑起來更加不遺余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