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昨天只是說了一下這部電影不好看,直接被諾蘭粉罵到自閉呀!” “我以前噴過所謂的小粉紅,我罵過戰狼,但是,我當時也沒有遭受現如今如此兇猛的謾罵。” “不多說了,就憑諾蘭粉現在的狀態,只要以后諾蘭的片子,我絕對不會貢獻一毛錢票房,甚至盜版我都不會看。” “樓上的,人家會說根本不在乎你一個呢。” 隨著《敦刻爾克》的上映,這部電影的前期造勢可以說非常的強大,不光是有引進這部電影的公司各種操作,同時還有燕子以及王老板等人的插手。 熱度之高,非常少見,而且,就從‘口碑’上來看,至少豆瓣跟IMDB的評分,幾乎都是歷史級別的。 可是,這部電影的票房在前兩天之后,就是一瀉千里。 沒辦法,上座率實在是太低,就算是院線方面強制規定排片,下面的電影院都不會給排了。 電影院是賺錢的,有租金的,總不能就那么的曬著養蚊子吧? 而這樣的情況出現,本來電影就很難翻身了,可是,在網絡上,更是出現了一個讓人想象不到的情況。 諾蘭的粉絲表現出了極其強烈的攻擊性,基本上就是黨同伐異,任何敢說丁點兒不好的,就會上去一頓狠噴。 這個事件,網絡上很多網友在不斷的吐槽,引發了相當大的反抗情緒。 既然這樣,那就更加的不去支持諾蘭的電影了。 甚至,有許多諾蘭的粉絲都看不下去了,不肯跟那些個極端的粉絲一起噴人,直接宣揚脫粉。 事實上,很多諾蘭的粉絲本身還是有相當的鑒賞能力的。 但這部《敦刻爾克》,拍的真的不怎么樣,就算是不以歷史真實來講,整部電影也本來就是講述了一個不戰而逃的故事,這本來就不是什么好事。 可偏偏的想要把這個故事給拍的高大上,拍的感人,這當然就出現了許多違和的東西。 很多人都出現了返鄉的情緒,再加上,歷史就擺在那里,許多東西根本就很清楚了。 “敦刻爾克的那個指揮官,后來就是在緬甸坑了我們遠征軍的那個家伙!” “歷史記載的清清楚楚,那家伙就是會跑,不光是在敦刻爾克扔下了法國人,還在緬甸直接自己跑了,我們遠征軍本來是去救他們英國佬的,可結果成了孤軍。” “我艸了!這竟然是真的,那英國佬也太不要臉了吧?這樣的歷史竟然還想翻案?怪不得法國人都毛了!” “不多說什么,作為炎黃子孫,絕對要抵制這部電影!” 有時候,就是怕扒。 歷史上的記載是清清楚楚的,導演了整個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那位,后來又在緬甸坑了一回我們的遠征軍。 當年,別管老蔣是什么目的,去緬甸的遠征軍那可都是好樣的。 而且,這本來的一個戰略目的,就是要去救英國人的,可沒想到,英國人自己跑路了,把遠征軍扔下了。 戴安瀾將軍就是這樣戰死沙場。 坑人啊這是! 我們國內許多網友都忍不住了,更別提豆瓣上會被罵。 那就算了,還看什么看呀,這樣的片子讓他涼了就完事了。 甚至發起了一股抵制這部《敦刻爾克》的網絡浪潮。 如此多的因素交織在一起,這部諾蘭大導的片子,自然就真的藥丸。 而且,這個電影再去看看國際上,發現整個的票房也不高。 我們這邊3億都很難能達到。 而北美那邊更是只有一億多,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勢,很可能是無法過兩億的。 一部諾蘭的大片,絕對的好萊塢式的主旋律電影,結果就只有這樣的票房成績,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關鍵是,IMDB上評分依舊很高。 當然了,隨著上映,更多的人也看明白,于是,這才從9.7分往下跌,目前來到了8.7分。 很多人都評論,整整跌了一分,這恐怕并沒有結束。 簡單的來說,北美方面也是罵聲一片,甚至很多人罵諾蘭的亞洲粉絲,因為IMDB上市可以看到評分來自于哪兒的。 這樣沒意思的電影給這么高分數,這不是騙人嗎? 再加上歐洲方面的法國對這部電影早就抵制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