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首映式的夜晚,無疑是美妙的。 吳強在酒會結束之后,就翻看了一下網友們的評論,當然了,他不會集中于豆瓣,還有別的一些個社群網絡,圍脖,某吧什么的。 總體上的評價還是非常好的,至少達到了自己的預期。 特別是一個叫娃娃的網友,她的評論還真的是不錯,能看到一個詞兒,深度。 《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本來就已經很出色了,想當初在十月票房大戰的時候,之所以敗下陣來,這絕對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大鵬的《煎餅俠》確實是……很多人因此噴他。 另一方面則是《羞羞的鐵拳》,必須要說,要論搞笑的本事,那個時候沒人可以超越開心麻花,特別是馬莉跟艾倫、沈藤這樣的黃金組合。 但,《縫紉機》在后來的票房走勢是逆市上揚的,這是很難得的,要知道在當時可沒有出現排片增加的情況,即后來的排片是減少了很多,可單日的票房卻增加了。 吳強還依稀記得,那個時候是前10天《縫紉機》只有兩億票房,可后來總票房達到了4.5個億,簡單的來說,就是后來的票房明顯強于前頭。 所以,這部電影本身就很好了,但是,并非是那么的完美。 虛構跟現實的問題,這真的是有一定毛病的,在一開頭給人一種同質化的感覺,即那個時候很多的影迷都明白了我們國產電影的長項。 搞笑。 一看開頭,這部電影跟一般的搞笑電影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嘛。 這就讓人很容易產生一種輕視感,如此觀影很可能就會不用心,而大鵬跟喬彬之間對大吉他的保衛這段戲,其實交代的相當的不夠嚴謹。 可以說這算是一種手法,即用一種好似聊天的方式把目標給講出來,而并非顯得那么的鄭重。 這種會讓電影敘事變的很自然,沒有刻意的感覺,但是也會帶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主題容易被忽視。 電影劇情是分分鐘都在變化的,一個本片最大的關鍵點,保衛大吉他的緣由竟然都不做重點介紹,甚至是多次的重復介紹,那么,觀眾忽視了,也真的怪不得別人。 而之所以這樣,吳強后來算是明白了。 太幼稚了吧。 這是大鵬在拍戲的時候說過的,雖然這是隨意的言語,當不得真。 幼稚二字,確實足夠形容胡亮的保衛大吉他行動計劃。 但是。 吳強覺得,不如就從這個幼稚里好好的挖掘一番。 于是,他加入了那首歌《姐姐》。 簡單的來說,吳強通過這個手段,讓電影里的主要人物,都更加的復雜化了。 胡亮是個為夢想而活的人,程功則是完全的現實派。 程功騙人,他為了錢可以什么都干,甚至可以讓自己手下去變性出道。 但,胡亮也騙人,通過《姐姐》這首歌,編造個姐姐的故事來騙人。 人是復雜的,而這也就人性的體現。 為夢想,為何就不能騙個人呢? 這是吳強額外加進來的,原本的胡亮跟程功,雖然也是不錯,但人物過于單薄了,甚至有些過于平面,沒辦法,因為這兩個人還要不斷的搞笑,說真的,他們沒太多的時間來展現人性的復雜。 可實際上,原本的電影里就有這樣的情節,比如胡亮其實沒錢,他就是把程功給騙過來,還去工地上開大車賺錢,這才讓程功不走,這本身也是騙,只是騙的過于正義了。 《姐姐》這個衍生的騙局出現,讓程功可以抓住胡亮的毛病,這絕對是一個大毛病,不光是錢,要只是錢的話,那就讓胡亮這個人物也太簡單了。 當程功轉變到壞的時候,他是有足夠的理由的。 可就算如此,程功就對嗎? 復雜性就出來了。 看似多余的這么一個改變,卻讓人性在電影中凸顯,一部本來主要搞笑順帶講夢想的電影,就被吳強給改的頗有深度了。 深度是啥? 深度其實就是引發人的思考。 若只是單純搞笑,便是拿下多少多少億的票房,也會被人罵爛片的。 在大笑之余,還可以讓觀眾產生更多的思考,這才是評價一部喜劇電影的真正標準。 我們國產電影中,很多都犯了這個錯誤,甚至吳強所知的后來東北幫里的幾位,如小沈羊他們,搞笑方面,他們真的強的一筆,但其他的,實在是不夠深刻,這也是為啥總是被吐槽爛片的原因。 而另外的一批東北幫的就不同,至少開心麻花有很多作品,還是有東西的。 這一次,對上的是《煎餅俠》,吳強現在帶著無比的自信。 不管誰來,不管用啥手段,老子都不會輸。 抱著這樣的想法,那接下來……嘿嘿…… 那扎妹子會有什么新花招呢? 吳強很是期待。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 …… 那扎,今晚的心情是無比high的。 雖然結果還沒有出來,票房多少還不知道,但是她感覺自己好像獲得了奧斯卡影后那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