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對抗和沖突-《心靈擺渡》
第(1/3)頁
人為什么會有心理疾病?是因為認知的矯枉過正?
這是一個涉及到心理學本源學問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讓沈默這個心理學的業余愛好者去回答還有點難度。
“先生請指教。”
既然回答不來,那就干脆虛心請教,沈默不愿意錯過這個向心理學大師請教的機會。
陸先生點了點頭。
“有沒有讀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
一個新的問題擺在了沈默面前。
弗洛伊德,十九世紀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
《精神分析引論》,弗洛伊德的代表著作之一,被譽為現代心理學的基礎。
按照心理學家們的說法,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人類脆弱的自尊心總共遭受過三次最嚴重的打擊。
第一次,是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代替了地心說,讓人類明白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第二次,是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讓人類知道了自己的祖先是猿猴;
第三次是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學說,論證了人們的行為是由本能和潛意識機制所激發,更為嚴重的是,他把這種本能歸之于性本能!
由此可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重要性。
“看過,但懂得還不夠透徹。”
沈默比較謹慎地回答了陸先生的問題。
“看過就行,那你應該懂意識和潛意識的概念吧?”
沈默點了點頭。
意識和潛意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核心部分,他自然是清楚的。
“懂這概念就好,那我就給你講講心理病癥的原理。”
“前面說過,人在遭遇巨大心理創傷時,出于自保,會重新調整自己的認知,這種認知往往是顛覆性的、極端的,會取代原有的認知。”
“按照精神分析學說的理論,原有的認知在被取代后,并不是消失不見,而是被深埋進了潛意識,人開始按照新的認知標準待人處事。”
“因為一部分新認知是矯枉過正的、極端的,心理疾病患者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偏激、反應過度的言行,這樣的言行必然會招來他人的抵制、對抗、譴責等過激行為,這種過激行為反過來又會刺激患者,讓其產生更為強烈的情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习水县|
兴海县|
吉林省|
西城区|
华宁县|
富顺县|
永福县|
伊川县|
灌云县|
甘孜|
唐河县|
望都县|
九寨沟县|
上杭县|
玉屏|
金坛市|
英吉沙县|
温宿县|
巨野县|
高雄市|
嘉兴市|
盐源县|
宁武县|
东安县|
灵宝市|
乡宁县|
普兰店市|
卫辉市|
江北区|
竹北市|
天水市|
稷山县|
威海市|
乐山市|
铜川市|
日喀则市|
桂阳县|
获嘉县|
泰州市|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