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錯,現在才發現儒家的禮,狗屁不通啊!” “若隱瞞犯罪不罰,那和犯罪有何區別?還是要講法!” 耳邊眾人的聲音每多一分,戴丞相臉色就蒼白一分。作為儒家大家,類似的問題他曾經想到過,可是他一向選擇回避,不愿意直視。 在男女授受不親,他可以說服自己,是權宜之計。但在父親殺人的這個問題上,他自己無法說服自己,說出他的答案。 自古以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道德就是如此復雜,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身體微顫,戴丞相雙眸彷徨著,從未如此憔悴。 眼見議論聲越來越大,最后他深吸了一口氣,還是說出了他的答案: “孝為至善,百善孝為先,若一個人連父母都不知孝敬,怎么渴望到他會愛天下人?舜,當放棄王位,帶著他的父親遠走天涯,如此天下人和父親便可相安無事,這就是我的答案。” 戴丞相的話,霎時引起軒然大波。 “逃跑?這不是包庇惡人嗎?” “若舜王的父親當真是無惡不作的壞人,當大義滅親!” 不少人義憤填膺,不屑戴丞相的話。 世間哪有沒有人的地方?舜,真以為跑到天涯海角,就能保證父親不再傷害人? 戴丞相豈能不知這個道理。 現實里,是不可能逃跑的,但他更知道,禮不可壞,所以只能選擇逃跑。如果這時候他選擇大義滅親,就是否定著孝,否定了他的禮。 試想,子若能弒父,豈不是說臣能滅君,從此天下不是更混亂不堪。 如此一來,亂世什么時候才能結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