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新想法-《大唐醫王》
第(1/3)頁
在貞觀年間如何搞“科研”,其實李元嘉早就想清楚了。
關鍵之處,無非三點。
一是有這個想法,這一點無疑是先決條件。
千萬不要以為這一點很容易,雖然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無數讓后世敬仰的科學家,除了四大發明之外也有無數影響世界的成果,但是別忘了,那可是用幾千年沉淀下來的!
而且每一項技術的進步,幾乎都是個人努力的結果。
畢竟在一個官府工匠都被叫做“丁奴”、“官奴”或者“戶奴”,唐太宗親口說“止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等話的朝代,你指望老爺們花錢去改進技術不現實,指望著工匠們自己主動為主人們謀福利更是不可能。而那些民營小企業家們,想要這樣做卻大多缺乏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也很難成什么氣候。
不然一個曲轅犁什么的,還需要李元嘉總想著什么時候合適拿出來?
第二個的話,就是要有正確的方法,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古代技術的改進要么就是靠蠻長時間的積累,要么就是靠一兩個天才人物的靈光一閃,不可能形成有組織、有規模、有計劃的“科研行為”。事實上哪怕到了千年后西方的工業革命爆發,歐洲人在很長的時間里也沒有這么干,依靠的還是個人的單打獨斗,直到十九世紀的后半葉德國人和美國人才拉開了這個序幕。
李元嘉其實也不是行家,但他上輩子論文也沒少發??!
就算醫院科研和工廠的工藝改進是兩碼事,但是架不住在那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李元嘉就算是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咳咳,就算是沒見過,聽總是聽說過的吧?比如說他給王普的那張記錄表格,要求對方嚴格準確的記錄每一次造紙的詳細步驟,各種物料的用量、性狀等等,能說沒用?
而最后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有錢!
曾經還是個醫生的時候,每次看到輝瑞、阿斯利康這些醫藥巨頭在研發上的投入時,李元嘉總是要忍不住感嘆一番:人家一個巨頭的科研投入往往就會超過中國醫藥企業的總和!而一款新藥平均十幾億美元的投入,十幾年的研發周期也讓人咂舌不已。
當然在唐朝改進造紙術肯定不會那么夸張,但是也絕不是誰都能玩轉的!
任何一個時代,“科研”應該都是最花錢的事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石渠县|
东方市|
新田县|
建宁县|
宾阳县|
邢台市|
库伦旗|
五寨县|
克什克腾旗|
桑植县|
松潘县|
噶尔县|
华池县|
米脂县|
中江县|
临沂市|
横峰县|
辽阳县|
嘉祥县|
托克托县|
望江县|
甘谷县|
松阳县|
怀宁县|
尼勒克县|
广水市|
嫩江县|
呼图壁县|
民县|
同心县|
鄢陵县|
福贡县|
婺源县|
兴城市|
三台县|
沁源县|
玉溪市|
嘉善县|
丰宁|
望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