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這個一腳油門差不多能從城南走向城北的小城里,聽說省會城市的大明星來到了此地,爺爺家附近小區的許多居民起早來湊熱鬧了,這其中自然有李禮的粉絲,但更多人還是對明星這個行業充滿了好奇。 聽說去年省內前著名二人轉演員魏四來演出的時候,小劇場里里外外都被擠爆了。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喧囂和繁華,小城市有小城市的親切和悠閑,說得夸張點兒,差不多半個廖原市的市民都互相認識。 市民們哈著寒氣互相攀談著: “這個李禮也不知道啥時候到哈!” “李老爺子這輩子是真牛逼啊,培養出來個科學家兒子,還擁有個大明星孫子,這一輩子夠吹的了!” “不知道這李禮耍不耍大牌啊,我這等著給我姑娘要簽名呢!” …… “大家看,那不是廖原電視臺《早間新聞》的車子么?電視臺的都來了?” “你們看,那不是風浪工作室的娛記么?” “都過年了,狗仔還加班?” …… 市民們說話之間,但見廖原電視臺兩輛公務車上,下來一幫工作人員,他們非常“蠻橫”地搶占了小區門口最有利的地形,硬是把幾家娛記給擠到一邊去了。 那些外來的娛記憋了一肚子氣地退在一旁,毫無辦法,畢竟強龍難壓地頭蛇!尤其這種天高皇帝遠的小城市,有些話就不必明說了。 三叔和老姑父拿著鞭炮下樓,想著等李禮進小區的時候來一個普天同慶的陣仗之類的,這二人剛走出單元門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從單元門到小區門口,來湊熱鬧的市民雖然沒達到水泄不通比肩接踵的夸張程度,但也達到了一步一人的程度了。 “嚯!看看我侄兒的影響力!給老李家長臉!” 姑父想了一下,道:“我回去告訴他們,別讓他們下樓了,人太多了,都容易擠丟了!” 姑父這話音剛落,就聽小區門口的方向有人喊了一聲“李禮來啦!”然后便見小區內的市民瞬間向小區門口濃縮過去。偶爾還能聽到“都別擠,我鞋掉了!”“誰他媽摸了!”云云。 李禮的車子剛開到小區門口,便被眼前這陣仗嚇壞了,車子被大家圍堵住了,李禮一點一點地挪動著。 這時,一個漂亮的女人貼到了車窗前,輕輕地敲了敲。 李禮一打眼就知道是同行,搖下車窗,笑道:“您是……廖原電視臺的?” 廖原電視臺一名外景主持人,見到了省臺著名當家主持人,那種心情怎么形容呢,就用姑娘那顫抖的聲音形容吧。 “李……李……李老師,我是咱們廖原電視臺《早間新聞》的記……記者青春,很高興見到您,您是我偶像!” “很冷嗎?”李禮關切地問。 “見到您我激動啊,李老師!李老師,您能接受我們《早……早間新聞》的采訪么?是直播信號。” “直播?”李禮有些訝異,沒想到這么小的地方臺的新聞節目也是直播信號。 “是的,李老師!可以么?”青春懇請道。 車門外,10多部單反的咔咔作響,唯獨《早間新聞》的攝像師關著設備,這就看出狗仔和新聞節目的差別了。 新聞節目在邀請重要人物接受采訪的時候,尊重是必須要呈現出來的。 李禮點了點頭,“可以!青春,你這個姓氏很少見哈,你家里是泗川的吧?” “李老師您見識真廣。李老師,您請下車!我們聯系臺里,稍后就接通連線。耽誤不了您幾分鐘。” 李禮走下了車,廖原電視臺工作人員們連忙將李禮和群眾隔離開,攝像機也打開了。 “大家讓一讓,讓一讓,車都進不去啦!” 李禮扭頭一看,只見三叔從人群中狼狽不堪地擠了過來,他忙道:“三叔,新年好!” “侄兒,新年好,這是?” 青春忙甜甜地道:“三叔,我們是電視臺采訪!” 這聲“三叔”叫的,把三叔美壞了,活了40來年了,頭一次有這么漂亮的姑娘這么親密地跟自己說話,三叔頭頂上稀疏的頭發美滋滋地翹了翹,要是管自己叫三哥就更好了。 “電視臺采訪?”三叔收回心神。 “對,我們是《早間新聞》的。” “那不是直播么?好好好,你們訪著,我這就讓家里開電視!”三叔拿起手機,“媽,打電視,你們誰都別下樓了,在家看《早間新聞》,你孫子馬上就上新聞啦!” 李禮笑笑,問道:“信號什么時候切?” “馬上,您稍等。李老師,您本人比電視上還帥哈!您能先給我簽個名么?” “好,”李禮指了下攝像機,“你們這設備該換代了,現在普遍都用PXW-Z150。” “哎,李老師,我們地方小臺能省就省。”青春說罷,將包里的紙筆遞給了李禮,李禮簽好后,她又往李禮身邊湊了湊,“李老師,信號還得等兩分鐘才切,咱們先合張影好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