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子昂,狀元郎,拋妻棄子美名揚(yáng)?!? “騙得金來騙得銀,做得高官好風(fēng)光!” 瓊林宴結(jié)束后,似只用了一夜的功夫,曹子昂的大名,就傳遍了神京百萬人口。 偌大一個都中長安,竟處處傳揚(yáng)著新科狀元的“美名”。 而且,不止是文人間,更多的,是各坊市的百姓。 這讓許多想要查探何人在傳播消息的有心人,怎樣也摸不著頭腦。 因為不是一兩個人在傳,是整個神京的人都在傳。 連街頭巷尾的頑童們,都唱著童謠“歌頌”曹子昂。 大人們則傳的更離譜,連曹子昂中狀元前不甘于清貧,給高官衙內(nèi)做***換取富貴之事都傳的繪聲繪色。 一時間,這位今科狀元的名聲成了臭狗屎…… 人人喊打,唯恐沾上屎氣。 也徹底絕了他東山再起的最后一絲可能。 如此局面,倒比他前些日子中狀元后,更“風(fēng)光”…… 只是這種傳播速度,讓許多人駭然。 不過,這也擺脫了賈琮的嫌疑。 因為任誰都不會相信,這樣的推波助瀾力度,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年能做到的。 只是新舊兩黨間彼此都盯的緊,誰也沒發(fā)現(xiàn)對方動過手腳。 可除了他們能夠有這樣的力度外,誰還能做到這點(diǎn)? 因此只能將功勞,放在了那闕《贈杏花娘》的木蘭詞令上。 “國朝鼎立以來少有的佳作,可比唐宋名家!” 這是不少文壇大家讀罷后,給出的評論。 更難得的是,誰都不會懷疑,此事是賈琮處心積慮謀劃的…… 因為杏花娘是曹子昂身邊的人安排到賈琮身邊,用來羞辱他的。 而點(diǎn)題,更是由曹子昂親自所出。 盡管這闕詞是木蘭詞令,寫的卻是“杏花”,與曹子昂的點(diǎn)題契合之極。 種種巧合說明,此樁事件完全是個巧合。 事實(shí)上,也確實(shí)就是巧合。 是曹子昂方面處心積慮下,舉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卻也愈發(fā)襯出賈琮這闕詞的驚艷! 自然,這種驚艷,絕不是曹子昂想要這樣看到的。 此刻,他在目前落腳的福州會館里,光絕交信就收了不下三十封。 其中有一封,竟然是他的同鄉(xiāng)舊友,昨日將杏花娘請入杏花亭的趙倫所送。 本就心如死灰的曹子昂看到趙倫派人送來的信,當(dāng)場吐出一口血來。 厚顏無恥,無過此人。 墻倒眾人推。 他怕是有史以來,最慘的一屆狀元。 面色凄慘的曹子昂知道,眼下還不是最慘的時候。 因他之故,累得相府千金甚至寧次輔清譽(yù)受累,成為笑柄,才是真正的大患。 怕是用不了多久,御史就該上書彈劾他了吧? 卻不知,是會廢黜功名,還是會流外為官…… 曹子昂發(fā)誓,只要給他留下一分機(jī)會,他就絕不放棄! 終有一日,要讓陷害他的這些人,受盡折磨而死??! “咚咚咚!” 一陣急促不耐的敲門聲響起,曹子昂卻已經(jīng)沒什么感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