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小蕾聽王起說外貿很簡單,而且他愿意教她,當即喜形于色,急忙用勺子舀了兩勺子番茄蛋湯在王起的飯碗里,然后看著王起說: “我當然想學外貿了,就是英語不太行,簡單的看還可以,但是聽、說、寫就麻煩了,聽不懂,說不出,也寫不起。初中、職高學了六年英語,完全學的是啞巴英語,而且現在很多都還給老師了。”說著,吳小蕾鵝蛋形的圓臉上,又露出了一絲絲愁苦之色。 “這樣,小蕾,你先去搞一套高中的英語書,每天下班的時候,你到我的寢室來,我抽空輔導你一兩個小時,進行理論方面的學習,主要學習語法,時態,句型結構之類的。 “然后,你加我的qq和msn,以后上班,只要有時間,我們就在電腦上聊天,用英語聊,進行實戰。一開始,你可能感覺很困難,但是堅持一段時間,遇到不懂的詞語就查——對了,你可以下個‘金山詞霸’,這樣不懂的詞就可以馬上查詢——遇到不懂的句型結構就問,我當場解釋,你當場吸收,活學活用,我順便再理論結合實際,給你穿插些外貿術語,操作流程之類的有用的知識,只要你用心,我敢打包票,最多三個月,你就會現不論是你的詞匯量,還是寫作水平,都將突飛猛進! “至于聽和說,每天晚上我輔導你的時候,我會中英文穿插講解,以后咱們聊天,也盡量用英語聊,給你創造一個學習純英文的學習環境。你聽不懂就問,我一句一句的給你解釋,日積月累,有針對性的強化學習。 “這樣,比起在學校里面撒網似的,毫無目的的死記硬背,要不了多久,你就會脫胎換骨,感覺換了一個人似的。”王起把他準備指導吳小蕾的具體方法大致說了說。 對方未來能不能成才他不知道,他自己這邊,倒是自信滿滿,越來越有信心。 不論是中學還是大學,都是一種通材教育,一種為了區分人和選拔人的應試教學。一個人,在中學大學做了無數的題,考了無數次的試,真的有用么?恐怕難說,最大的用處,大概就是闖關,把成績差的淘汰下去,自己再進入下一場戰場跟其他人爭斗。 至于學的東西自己感不感興趣,跟實際生活有沒有什么現實性的指導意義,或者跟現實脫不脫節,需不需要淘汰更新,不論老師還是學生,那都是不需要關心的,反正老師說考,那就考唄,上面說按照大綱教,那就教唄。 這種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機制,勿用說,效率是很低下的,而且沒辦法做到因材施教,更沒辦法做到理論結合實際,跟現實中的應用場景結合起來。 王起現在要做的就是踢掉做題,踢掉考試,踢掉那些打腦殼的,華而不實,一輩子也用不上的東西,其他的都不管,只管那些跟現實應用掛鉤,不斷的強化有用的,有得上的,每個句型,每種說法,每個知識點,在現實都能找到對應東西的知識。 比如他講解一些“fob”,“cif”之類的外貿術語,他只需要隨便拿出一個他現在正在做的訂單,給吳小蕾掰掰,對方肯定一下子就理解是什么玩意兒了,完全不需要死記硬背。 吳小蕾聽王起說對方不僅下班后要教她一兩個小時,而且上班時還會跟她用英文聊天,既激動又興奮,當即有些語無倫次的感謝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