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了這個時刻,全柏林認定的決戰時間也正式成熟。 利用到處都處于分割狀態,各自處于包圍和反包圍圈的復雜形勢,二月七日,東北統帥部下令各軍參戰! 要求宋石醒兵團再打硬戰,其目的是“偽裝為大集群”,于房山,東曹谷等陣地、阻援住遼軍于河東地區的三個兵團馳援河北戰區。戰術目的是:在既定的時間內就算打光,也不能讓遼軍十七、二十三、二十四兵團對北平一代地區增援。 與此同時,第四集團軍孫玉山部,必須于甘泉、封龍山一代,也偽裝為宋軍主力集群,頂住遼軍部署于壽陽等地區的三個兵團對主戰區增援。戰術要求是不計代價,完成使命,以配合統帥部于“相對單純環境下圍殲杜睿濤兵團贏得時間”。 宋軍第七集團軍,迅速向薊縣(天津)一代北上挺進,配合海軍陸戰隊佯攻遼國南京道后勤線,以吸引部署于滄州的奚六部兵團和渤海兵團北上,減弱他們對主戰區的增援能力。 在戰術上,全柏林認為因渤海兵團、和奚六部在早先的大量宣傳攻勢下也受到了影響,他們也不是宗室軍隊,看到戰略主動權易手后、看到宋軍打算提前北上,這兩個兵團有可能害怕,因為那些就是他們自己的領地淪陷,于是大概率會凌亂,從而被宋軍第七集團軍的一個兵團就牽著他們十幾萬兵力繞。 至此一來,東北大會戰第三階段部署基本進入白熱化節點,其余的無需部署,老規矩,處于各自包圍和反包圍圈中,見人就打,把水攪渾,阻止遼軍的規?;Y,方便宋軍主力吃掉杜睿濤兵團。 至二月十三日,宋軍集九個集團軍兵力,于冰天雪地分別從真定府,饒陽,高陽,唐縣等地區統一出兵,集中性的向北平方河間府一代地區突圍挺進。 之所以叫突圍,那是因為戰場復雜,遼軍人數占優,幾乎每個兵團都處于各自的包圍圈內。 除此外,海軍陸戰隊兵團二萬五千人,正式決定從遼國來州港登陸,直指遼國后勤重鎮中京大定府。這是一只新整編、暫時歸屬海軍編制的集團軍,其指揮官正是在廣西以勇猛著稱的龍騎指揮使楊小雙。 自太平洋海戰大捷,機會大多數遼國造船港口后,大宋皇家海軍全面控場,為配合大陸軍的決戰計劃,當時海軍統帥部也進行了多番分析,慎重選擇海軍登陸地點。有大運河支持,內河民船外出支持,一個集團軍規模的海上投送完全不是問題。 但登陸點的選擇,海軍統帥部內卻存在多番分析,可選擇的登陸點實在太多,來州蘇州辰州錦州,南京道、以及距離陸軍戰場最近的天津地區,這些都可以是登陸地點。 消息交換不太流暢的情況下,也很難判斷遼國的重點部署在什么地方。所以如果選錯了,不但不能配合陸軍形成節制,還可能采陷阱、斷送新成型的海軍陸戰集團軍。 最終,陸戰隊都統制楊小雙、配合海軍大將軍陳二狗,選擇了從來州登陸。 實際上用肉眼看,遼國重兵防守的地區就是來州港。但好處是,正因為是重兵防御,來州才最不可能是陷進。 那么,以龍騎指揮官楊小雙的戰斗意志和風格,理論上只要一鼓作氣打垮來州的陸地攻勢,就可以繼續挺進,一舉打下遼國后勤重鎮大定府! 就這樣的簡單思考決策下,皇家海軍戰艦于渤海護航,內河運輸船全面出動,海軍開始朝遼國重兵防守的來州港進兵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