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逐步接近巔峰-《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1/3)頁
九月中旬。
作為臨時性政治同盟,現在王拱辰暫時和王雱穿一條褲子,于是王拱辰唆使曾經的老部下御史、檢舉司馬光在舒州時候的種種錯誤,說司馬光因為執政疏漏造成舒州城上百無辜平民死亡。
政治就這點事,當時那個事件司馬光有錯但無罪,他也在確認后盡力的補救了。但作為知州他在現場,那么理論上舒州發生了、他怎么都難辭其咎的,何況還涉及了他那個叛逃去西夏的侄子司馬小花。
在當年這個事件是冷處理,并沒把司馬光怎么樣,但現在有政治需要,王拱辰就指示門生把這事翻出來炒冷飯。
不說能把司馬光怎么樣,但既然有人捅出來了,他暫時停止履行職務、去御史臺解釋清楚是必須的。御史中丞歐陽修是不主張這樣搞的,但老歐陽也并不完全代表御史臺。還是當時大雱說的那個道理,王拱辰的能耐仍舊很大,歐陽修治下的官僚機構要“照章辦事”的時候,歐陽修這種在乎名節的人,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于是借助王拱辰和王雱的發難,九月下旬的一次朝會,韓琦借機開炮,提出了:把大部分外交治權收歸樞府的舉措。
更詭異的,難得有精力參加一次朝會的趙禎,支持了韓琦的提議。
那么相當于禮部被閹割做太監了,禮部其他業務暫時還沒有動靜,不過原本歸屬于中書門下的“外交權”被韓琦拿到了。
因為在福康劈腿一事上,司馬光把老趙給徹底惹毛了。又處于老趙最像龍傲天的時機,加上有先例,所以趙禎當然借機下達圣旨:剝奪禮部之外交權,歸屬于樞府。
與此同時樞府建制升半級,正式和中書門下平級了。
這算是一次大宋的較大政治改革,意味著大宋沒有首相了,或者說現在韓琦和富弼都同時是都大宋的首相。
這除了代表趙禎于遲暮之際對中書門下的不滿外,也代表回歸本源,這是有先例的。譬如遼國的外交權就是歸屬于北府樞密院,此外大宋歷史上也有過一段歲月,外交權限是歸屬樞密院而不是禮部。
說白了這只算是業務的調整。在曾經外交權歸屬樞密院時期,理論上中書也是宰,樞密是相。只又因這些時期大多數時候,平章事和樞密使是一人身兼兩職,所以關于治權的歸屬并不太重要。
在大宋這種事經常發生,例子實在太多,譬如前陣子工部一會歸屬中書,一會又歸屬三司。又譬如大理寺這個最高法院,治權一會歸中書,一會歸御史臺,現在則是兩個爹一起管理。
群牧司也一樣,一會屬于中書,一會又屬于樞密院,看當時的政治需要。
再譬如農業口一會歸屬工部,一會歸屬戶部,一會是獨立機構司農寺。最后干脆分成了幾塊,連兵部也都自有一部分耕地治權。
所以現在大宋的政治過度到了新形勢,禮部仍在,不過治權被皇帝和韓琦削弱了,外交業務劃撥了樞密院。但禮部外交口的人韓琦一個都不要,只是把管轄權移交就行。
而這個外交口管轄權,現在韓琦交給了樞密都承旨王雱。所以法理上,外交口的事現在是王雱負責,只不過辦公在北京。
鑒于北京也算首都之一,也沒人說什么。反正這個時代需要外交的地方,肯定是距離北京最近。
如果是套用遼國習慣,這就成為北府和南府的區別的。當然韓琦不承認這一套,委任給大雱僅僅是臨時性,韓琦會逐步配合吏部,挑選自己想要的人,然后組建樞密院自己的外事司,再委任一個制置使。
不論怎么說,只沒有名譽,實質上前番工業司和禮部險些把狗腦子打了掉出來代表大雱贏了,大魔王現在真的算“大宋北府宰相”了。掌握了工業司這個怪物的治權,也順便全面接手大宋的外交事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迦县|
宜兰县|
仁怀市|
永济市|
吴堡县|
临江市|
宁陕县|
阿巴嘎旗|
长宁县|
乌拉特后旗|
奈曼旗|
芦山县|
宜兰市|
陵川县|
江门市|
勐海县|
昌吉市|
丹阳市|
铜梁县|
阿克陶县|
曲水县|
北京市|
大安市|
霍州市|
莱芜市|
长沙市|
中山市|
万源市|
固始县|
舞阳县|
沂南县|
潞城市|
寻甸|
滨州市|
巍山|
饶河县|
巴楚县|
卫辉市|
五台县|
凌云县|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