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面壁思過-《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1/3)頁
中秋過了就是深秋,天氣漸漸涼了。
關于大雱的最后定論也出來了:去除一切職務差遣,保留官銜,留系列等候選用。
關于這事上并沒有因為是宰相兒子、有大佬護著而改變。大宋這個時期的建制保守派是很強大的,總之就是做事一定有代價。
事實上一切理由都是托詞,撤職的最根本原因是王雱連根拔除了三山七寨,觸動了很大一群人的帶血貿易利益,后來借助這開頭,韓琦強勢關閉了邊貿,且下令自此后禁止軍隊涉足一切從商活動。
這一時期禁軍涉足的經商活動其實就是走私,且主要集中在邊軍,也就是河北兩路,河東路,永興軍路,秦鳳路,成都府路等五路。
其中,以殺軍官聞名的富弼韓琦分別輪換在河北河東等地執政,所以這時期河東河北的情況好些,有是肯定有,但涉及面不大的情況下容易壓制。
所以韓琦命令下達后,河東河北地上各禁軍駐泊司大面積換防,邊境線上的各哨卡,巡檢所等等都無一例外接到死命令,關閉貿易期間嚴查,嚴禁一切走貨行為,嚴禁任何以個人、商會、牧民以攜帶貨物的形勢靠近哨卡。
且樞密院方面,韓琦的心腹曾經組成“巡視組”,前往邊關地區巡視這個政策落實。
這樣一來韓琦捅的簍子大了去。現在內部一片藥丸聲,尤其三司和中書內部質疑的聲音最大,無一例外都在指責韓大腦殼亂干涉業務,瞎指揮。
河東河北還好,最嚴重的問題在陜西。
關閉邊貿,禁止軍隊經商后就代表陜西的財政窟窿會大到駭人的地步。且西北轉運司面臨無數放貸收不回來的可能,為此,都轉運使李參已經無數封文書寫往三司要求王拱辰作為。但王拱辰冷眼旁觀,至今沒有回應。
韓琦這個過激政策影響確實大。因為以西北方面軍為代表的經商活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早些年時候李參那褒貶參半的《青苗費》初形,就是官府把余錢用來放貸,大幅收獲利息,彌補財政。
曾記得當年還在舒州時,李參就因為率先搞官府放貸導致財政飄紅,時任財相的張方平、還專門把李參的文報給王安石和王雱評價過。
現在想來當時王雱在反裝忠,而王安石則完全支持李參這種骨骼驚奇的行為。但當時張方平不糊涂,持有褒貶參半的態度,不肯定李參,也不否定李參,不渲染,不報功,進行了默認式處理。
現在想來老張有幾把刷子,果然老辣。當時朝廷實在沒錢,于是張方平默許了這樣的增收行為。但實際上張方平當時已經隱隱約約看到了后遺癥,即官府這些錢貸出去后,去向到底是哪里?
李參不是范仲淹,不會真的放出大量貸款在百姓手里,因為當時西北的環境,幾乎沒有個體資本的存活土壤。那么李參也不是昏官,不會為了增收強行攤派百姓“你必須來貸款”。所以不用問,西北轉運司那些貸款的去向,就是軍隊。
西北禁軍再把這些啟動資金,用來擴大金三角黑貿易規模,然后源源不斷支付西北轉運司高額利息,這樣一來,等于西北轉運司支持禁軍的走私和經商行為。
就是這原因,王雱當時在西北成了異類。且因為涉及的黑幕太深,導致王雱根本無法追查賤賣撫寧縣的那群人。
張方平時期,因缺錢默許了這樣的行為,但沒有宣揚。因為老張害怕形成國策而被其他地方效仿。
現在韓琦犯渾了,來個一刀切。所以李參方面的質疑聲音最大,聽小道消息說,從西北轉運司借錢的那些軍頭、已停止了支付利息,且以沒錢為理由無法歸還本金。
也就是說,技術上西北轉運司存在破產爛賬的風險,一但真捅到底,西北軍官和文官系統,隔一個抓一個肯定一大群漏網,窟窿會大到無法彌補。
全部抓是不可能的,大宋沒這種土壤,整個西北也要進入動彈,就連當初默許了這政策的張方平都恐怕也要揪出來再清算一次。這在大宋更不可能,沒有先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明水县|
绵阳市|
肥东县|
曲阳县|
英超|
新疆|
阿城市|
尚志市|
左贡县|
甘泉县|
舞阳县|
华亭县|
鲁甸县|
东乌珠穆沁旗|
正蓝旗|
甘肃省|
孟津县|
东丽区|
邵阳县|
昌都县|
文安县|
台湾省|
新营市|
浪卡子县|
河东区|
克拉玛依市|
东乌珠穆沁旗|
普陀区|
漳平市|
鹤岗市|
灯塔市|
屯门区|
苍溪县|
桦川县|
武隆县|
旬阳县|
江安县|
河源市|
松溪县|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