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言下之意是暫時軟禁,展昭點頭后便帶人離開了。 其后王雱緊縮著眉頭起身踱步。 穆桂英著急的道:“衙內出什么事了?難道她有內幕消息要開戰?” 王雱微微搖頭道:“是否開戰,就連西夏內部也不知道。但真出大事了,通過李富貴,她說她已經進入了西夏一品堂,還取得了沒蔵訛龐的信任。沒蔵訛龐是否信任她我看要打問號。但至少曹晴是這樣認為的。” 頓了頓,王雱語出驚人:“她還說,沒蔵訛龐給她安排的第一個任務是:暗殺西夏攝政的沒蔵太后。” “哐啷——” 耿天騭手里的茶碗頓時都拿掉了。 穆桂英倒也不覺得把女人被干掉是大事,愕然道:“我一直不信任曹晴,且曹晴理論上較難被西夏一品堂信任的,何故初來乍到,沒蔵訛龐就讓她執行這么重要的任務?” 王雱淡淡的道:“具體情況我也不曉得,但我個人認為:正因沒蔵訛龐不信任曹晴,曹晴是宋人,如此才要加以利用。理由有幾個方面,一,在我認知里的沒蔵訛龐就有這么喪心病狂,西夏皇帝李諒祚是個孩子,一但被沒蔵訛龐做成這事后也就走到了權利巔峰。所以沒蔵訛龐有這動機和需要。二,畢竟是重大事,哪怕西夏一品堂聽沒蔵訛龐的,但暗殺自己的太后一定會有人心驚或者對抗。出現這個預兆不說一品堂會反沒蔵訛龐,但大家都不會在信任沒蔵訛龐。于是呢,假設我是沒蔵訛龐,這種事,我相反需要曹晴這個宋人來做。” “三,假設我是沒蔵訛龐,曹晴是否值得信任,是否是宋國臥底并不重要。總之曹晴要是不做這事就是假投靠,沒蔵訛龐會殺了她了事。曹晴如果把這事在西夏宣揚也沒人信,沒蔵訛龐可以說她是宋人,意圖顛覆西夏、讓西夏內部不合。這很有邏輯。” “四,若曹晴真去暗殺了西夏太后。事成后她肯定會被鐵鷂子軍亂箭穿心,沒蔵訛龐正式掌權后會說曹晴是宋國奸細。把殺死太后的鍋扔到我大宋和曹晴的頭上,那時正是西夏舉國上下一心,正式對宋宣戰的時刻。” 大雱短時間說了這些可能性后,眾人驚悚了,想不到骯臟陰險至此。 政客的尿性果然太可怕,說起來就像大雱決策時候,認為曹晴的臥底成功還是失敗都不重要那樣,沒蔵訛龐果然是絕世梟雄,在他眼睛里,曹晴是真投靠還是假投靠也不重要,因為曹晴的宋人刺客身份,提供了沒蔵訛龐謀事的契機,進可攻退可守,不論曹晴做還是不做,成功還是失敗,沒蔵訛龐的代價都很小,都有說辭可以推脫。 西夏不是法制社會,有說辭推脫也會被人砍了。但在老沒蔵已經當權、和太后系分庭抗禮的現在,只要有推脫之詞,他基本就立于不敗之地。 “局勢越來越復雜了,但我始終不確定是否真有這些事,因為我不信任曹晴。”穆桂英大娘道。 “我信,并不是因為她奶大,我有我的理由暫時不細說了。”王雱的回答讓大家不明覺厲,但是他素來猥瑣又神秘,聽這么說了大家還真的信了。 王雱的理由除了是曹晴的道心外,歷史上也真有類似這樣的幺蛾子。 年份有些不同但也出入不大。事實上王雱一直認為沒蔵太后就是被沒蔵訛龐暗殺的! 只要沒蔵太后在,皇帝年幼,掌國印的人就是攝政太后。作為梟雄的沒蔵訛龐有足夠的需要和動機做這事。當然歷史上沒蔵訛龐吃相太難看,做的不太講究。他依靠放縱西夏邊軍的方式拉攏人心,導致那個時期的邊境摩擦騷擾很突出。為此老龐籍寫信給沒蔵太后質問邊境問題,這些是真有過的事。 然后呢,歷史上沒蔵太后真的派人調查邊境摩擦的真相,最后在沒有調查結果的時候太后死于意外。一國攝政太后死亡竟是不了了之,沒有結果,史書一筆帶過? 歷史沒有真相只有結果,但大雱覺著就是沒蔵訛龐干的。 沒蔵太后調查西夏邊軍的作為,到底是不是為了避免宋夏戰爭?此點倒是也說不好。因為她也是個政客,換做大雱是她,目的也可以是“幫兒子把失落的皇權奪回來”,所以接到宋國龐籍的問責信后,她借故調查沒蔵訛龐的幺蛾子是可以解釋的。 然而調查沒結果她就死于意外了。 而現在她也岌岌可危了。曹晴信中說,沒蔵太后已帶了一千西夏最精銳的鐵鷂子軍,離開了興慶府,表面理由是狩獵,實則暗度陳倉派心腹李守貴前往邊軍調查沒蔵訛龐的貓膩。另外絕世高手大藏明王和太后在一起。 曹晴還說:沒蔵訛龐知道太后不是狩獵,甚至知道太后方面的具體部署。于是安排曹晴暗殺沒蔵太后,作為正式加入西夏一品堂的投名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