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一只蘿莉來相見-《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1/3)頁
九月末,同知樞密院事王安石簽發的樞密令到達西北,盡管不針對其他主戰部隊、僅僅只是給永興軍路都總管種鄂的命令。但是措辭相當嚴厲,怒斥種鄂部署一千騎兵于土門,乃是激化雙方矛盾,挑動敵對情緒的行為、甚至是引發國戰的行為。
于樞密院令中,王安石要求種鄂部依照朝廷要求,保持足夠的禮讓退至固有防區。表示:既然是邊境,既然是宿敵,摩擦一定會有,但要以正確的方式看待摩擦。要以克制忍讓的姿態面對挑釁和騷擾。
與此同時王安石還表示:挑釁和摩擦,與入侵有本質區別。雖然它們在許多時候看起來會很像,但作為禮儀之邦大宋,必須保持有包容度、做到不主動放第一箭,不以個人喜好輕易引發國戰。
面對這樣的軍事文書,永興軍路都總管種鄂也是醉了,夾在中間難做人。
當然,王安石比其他官僚好的地方在于,雖然這份命令很難正確理解,但已經具備了可操作底線。至少王安石已經在措辭中寫明“保持克制忍讓,堅決不放第一箭”。
換其他官僚絕對不會有這樣的字眼,會更模糊,更假大空。
不過關于怎么判斷“挑釁和入侵”的區別,王安石不是神,無法寫清楚,無法有具體量化標準。但限于整個文書嚴厲的措辭,很明顯挑釁和入侵的差別需要種鄂自己去判斷,介入原則就是“不主動放第一箭”。如果出了問題,鐵定背鍋被處理。
因為現在只有種鄂能背鍋,理論上國戰不開,李參就只有“潛規則權利”,而沒有正式帥臣權利可以指揮作戰力量。既如此,種鄂的一切作為就是自己的,沒有李參的命令背書出事就是死路一條。
就此一來,基本已捕捉到最佳出擊時機、打算主動偷襲“珍珠港”的種鄂滿眼是淚,只能撤回了部署于土門一線的精騎。
讓種鄂感激的在于,王安石相公雖然措辭嚴厲,但沒把事情做絕,頂住了“把種鄂撤職召回京”的壓力。根據之前京城方面的傳聞,司馬光打算用這問題搞死種鄂的,他們一力主張召老油條種鄂回京述職,曹首義代理都總管事務。
司馬光黨和皇后一家抱團,能耐是真有些的。但無奈樞密使賈昌朝不是白癡,如何敢于這時期跳出來處理事務,干脆請病假在家什么都不知道。如此一來,現在皇帝身體很不好,基本不處理事務了,已連續兩月沒參加大朝見,只是組織了一群道士在宮里“煉丹”,祈求獲得延年益壽的神藥。
皇帝情況日漸不好,又遲遲沒有確立太子消息。這種情況下就是傻子也知道,皇后的影響力幾乎能占據半壁江山。于是司馬光關于撤職種鄂、啟用曹首義的主張簡直是支持者云集,一邊倒形勢。
好在皇帝之前啟用王安石、且配置了和稀泥的賈昌朝是神來之筆。文彥博富弼對皇后家沒多少戾氣但也不是傻子,不支持司馬光的說法。那么在王安石力排眾議下,就保住了被王雱彈劾的種鄂,封住了曹首義特殊時期升職的口子。
這就是種鄂滿眼是淚,卻也心存感激和敬畏的原因,現在低調了起來,不敢惹事了。
種鄂都撤軍了,其他那些原本就不打算出擊、只是配合裝逼的主戰部隊如何還會等,樞密院令罵的是種鄂,實際卻暗指都轉運司李參。
李參腦殼鐵,作死也不會死。但軍人是真會死的,于是紛紛有樣學樣,一起喊著“保持忍讓”的口號,保安軍,定邊軍,神衛軍環州駐泊司,以及秦鳳路軍系,大家紛紛都不管李參大爺的潛規則了,跑的比兔子還快,全部撤回了后方要塞躲起來……
“喪心病狂!胡搞瞎搞!”
京兆府、都轉運司內,李參拿到了抄送過來的樞密令后怒掀桌子道:“王家父子已經逆天,頻出昏招,將來亂天下者必是此賊父子!于這國戰前夕,弄出了污糟貓政策‘忍讓克制’,讓我大軍后撤,至邊民水深火熱于不顧,若出狀況導致丟了國土,他父子將來必上恥辱柱。”
“忍讓克制個蛋,怎么不讓他父子來邊境待著呢!”李參始終怒斥不停。
身邊的心腹幕僚尷尬的道:“要說呢,理論上王安石雖不在這里,但他長子還真的在最前線,另外聽說,八歲的長女也已經送到西北撫寧縣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都兰县|
莱州市|
托克逊县|
新巴尔虎右旗|
洪湖市|
乐平市|
额尔古纳市|
浪卡子县|
湘阴县|
博野县|
赫章县|
凤阳县|
芒康县|
四子王旗|
大新县|
邢台市|
井研县|
乌拉特中旗|
腾冲县|
平乡县|
杭锦后旗|
阜新市|
丘北县|
枝江市|
禹州市|
雅安市|
武鸣县|
连平县|
娄底市|
合川市|
师宗县|
静安区|
新沂市|
鄂尔多斯市|
东城区|
新营市|
旬邑县|
湘潭市|
娱乐|
临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