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年末財政結余九千八百八十貫! 這是什么概念? 是爆炸的概念。聽說那小子在西北自封綽號炸藥雱。此番這個數據,那真要炸鍋了。 張方平和劉沆相視一眼便苦笑了起來,不知道能不能把這個文報作為今年的典型通報? 通報了自然是提振信心的好事,但是也太玄乎了,玄乎的東西就像假的,如果真是假的,又拿了出宣傳一通,最后被人捅出來打臉就真是一個事了。 不通報出來的話么也到簡單,張方平寫個回復把王雱罵一頓就過去了。類似的事不是王雱有,前陣子有個傻子上報說他縣做到了畝產五千斤,以為可以升官,結果被張方平抽一頓,后來就老實多了。 九千多貫的財政結余看起來不多。但以往撫寧縣是零,全靠補貼和借錢過日子,王雱只去了半年,所以出現這個結果真的很恐怖。 劉沆甚至質疑道:“他不會是……不會是繳了綏德軍的軍備拿去賣了,當做財政結余吧?因為他撫寧縣的文報并沒有細目?” 張方平搖頭道:“換別人有可能,但他不可能。他的尿性,吃進去的東西不會吐出來,所以東西不還給綏德軍是肯定的。但絕對不會賣,他那么喜歡砍人,有了軍備只會擴建撫寧軍,事實上他也只有通過這樣的辦法擴建。否則你想,他雖然有一個軍編制,但誰會撥付軍備給他?樞密院不能直供撫寧縣,那不對規矩。然而李參和種鄂,根本不可能把西北軍備投入在隨時面臨撤離的撫寧軍上。所以他還真的只有自力更生,他的東西除了自己造之外,只能去搶,這符合他的尿性,他在淮西就是依靠搶人發家的。” “那相公以為,他撫寧縣的九千貫結余哪來的?”劉沆道。 “我真不知道。”張方平搖頭。 九千貫不夸張但要看地方。上年數據,大宋的財政收入,根據大宋的在冊人口,差不多是每個宋人提供一貫的財政收入。 但這是全國平均數據,也就是說發達地區會高些,落后地區會低些。至于西北撫寧縣以前是負的。也就是說,王雱把那一窮二白的最貧困地區做到了大宋四倍平均值的水平? 之所以是四倍,因為他只是半個財年,這里就比平均值翻了一倍。且是結余而不是整體收入,那至少又翻一翻。 所以這個文報喜憂參半,已經等于畝產五千斤的浮夸了。 張方平顯然和其他人不同,不喜歡浮夸,當年陜西李參因放貸導致財政飄紅成為明星的時候,直接就被張方平低調處理,只回復了一句“知道了”。 但是鑒于他小子以往沒讓人失望過,這樣的浮夸方式也完全不是他的風格,通常是應該反過來:別人賺了一千報三千,那小孩則是喜歡賺了三千報一千。 于是最終和劉沆權衡后,還是決定把這事提出來,作為今年的重點和政治明星宣傳。真的希望別被這龜兒子坑了,這個時候出幺蛾子是真會滾蛋的,很明顯皇帝預感身體不行后,戾氣比以前重太多了…… 大朝見年度總結來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