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奇怪,在口碑上梁適、陳執中、賈昌朝其實完全是一類人。既然皇帝忽然因身體原因大換血,為何弄走梁適后,又來了屬性差不多的賈昌朝?”葉無雙好奇的道。 葉慶華道:“從班子設置看,文彥博他們是用來守門的,不是進攻的。文彥博在一些時候還會是王雱的對手盤,說明皇帝對老文的信任也有限,沒讓他兼樞密使就不會形成整體國策。但是能扛的文彥博、搭配和稀泥的賈昌朝,則以文彥博為主。實際上你老叔我認為,此番皇帝的改革會著眼于軍事,這就是王安石加同知樞密院事的原因。” “以前梁適和王安石不和,且老梁多少知曉些樞密事。而現在來了個不作為、和王安石無過節、完全不了解樞密事的新人賈昌朝,就等于說王安石全面主持樞密事了。這等于從軍事口開始變法。” 到此葉無雙才明白了過來。 同知樞密院事其實就是“樞密副使”,只是叫法不同,這兩個職務不會同時存在。和有些人的知府帶個權字一樣道理,算實習,通常不出幺蛾子的話,一年后“權”字就去掉。 但治權是一樣的,以往王安石只能執行而不能決策。但現在同知樞密院事等同副軍相,這就是一個決策職務。前提是不被樞密使否決。 這個設置曖昧的地方在于,王安石已經熟悉了樞密院進入了狀態,還晉升到了決策職務,這種情況下來個不作為、不了解情況、沒威望的新人樞密使,說好聽點是來喝茶看報的,真正全面主持工作的肯定是王安石。說難聽點就是用來頂鍋的,就像是往前的陳執中梁適一樣。這個潛規則說起來古今都通行。 這樣的設置,代表皇帝仍舊是那個猥瑣又仁慈的消息控,想改革又想要平衡。賈昌朝是用來拉仇恨、保護改革派王安石的,因為一但軍制出問題,樞密使的責任比同知樞密院事大,這用腳趾頭也能想到。 順便,王安石的政治底子還是薄弱些,年輕威望不夠,弄個“同知樞密事”頭銜不那么拉仇恨了。 總之經老叔解釋到此,葉無雙對大雱很無語,真不知道他小子到底是運氣,還是擁有鬼神之能? 不但屢建奇功,在皇帝那樣的心思下,他小子當時在京城硬剛皇后一家看似是無腦的舉動,卻無疑會讓皇帝喜歡在心眼里的。在大家一直鄙視趙宗實那撲街的時候,王雱是他的鐵哥們。 這些事說起來或多或少有些運氣成分,但這也真是小屁孩的資源和實力。到此在政治上已經完全可以確定了:任何人都能倒,神機雱卻永遠不會倒。 西北會否真的紅火起來,這個沒人知道,但只要不良少年不被西夏人捉去吊死在興慶府,他日必然一飛沖天,比他爹還牛逼,這幾乎已經確定了。 “我有點想他了,想去西北看看。”葉無雙把最后的一口酒喝下去。 “現在沒什么好看的,去了你只能看到凜冽的西北風,以及兵荒馬亂的情形。再等些時候吧,等他又需要錢的時候你再去。”葉慶華起身離開了…… 第(3/3)頁